|
Falling Water 落水山莊 |
Architect |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
Location | Pennsylvania |
Date | 1936 |
Building Type | House |
Construction System | reinforced concrete, stone |
Climate | temperate |
基地環境 | 基地位於賓州康那斯維爾市一處叫Mill Run的鄉下地方。依山傍水,一弘瀑布從石壁披掛而下,沫到底下的「熊溪」(Bear Run)。溫帶氣候,一年四季分明。 |
基本圖面 | ![]() ![]() 配置圖 配置圖照片 主要平面 二樓平面 廂房平面 立面 北-南剖面 透視---基礎層 透視---主要層 透視---二樓 透視---三樓 透視---屋頂層
|
設計理念 | 1.建築應與環境相輔相成,美化環化,而非破壞環境。
2.草原風格 3.有機建築 4.結構之可塑性 |
表現手法 | 1.除了設計建築物之外,連同周圍的森林及室內家具、擺設也做一併規劃設計
2.橫向建築發展,開放式平面:不規則的平面。層次的轉換:外部空間--中界空間--內部空間,運用瀑布、林木融入於設計之中。 3.空間是成長出來的。以壁爐為中心,以十字平面向外生長,利用幾何體堆疊、變化,重覆運用長方體、面之元素層層水平、垂直重疊。洞穴觀念,低矮入口,大廳挑高;使用自然材料。 4.懸臂梁的運用:具體實現將居住場所融入自然,鋼筋混凝土提供新的出發點,由自然岩石伸出自由浮懸的平台,不同高度的平台在濃密的樹林山谷中達到平衡。水平方向:懸壁外伸之平台與垂直方向:長條玻璃窗與的岩石造的牆壁與壁爐形成相對比的幾何形組合。懸臂梁之突破運用使大草原風格不在受限於地平線上的延伸。 |
綜合評論 | 萊特並沒有自滿於結構表現主義的跡象,而是將結構做為達到目的手段。大膽而創新的使用懸臂樑結構,實現其欲表現之建築理念,讓水平伸展不在侷限於平地,而是創造出飛翔凌空的伸突。其水平:外伸的平台與垂直的壁爐、柱體等建築元素融合交錯,除自身建築物之外更與基地周圍環境展生共鳴,特別是與瀑布溪流的垂直水平互動,構成一幅具張力與生命力無限的絕世佳作。室內外的轉換與連結成功表達出其有機建築的想法讓建築物像是從基地裡''長''出來的,與大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整座建築物利用正反相對的力,以空間的形式,水平地、垂直地、對角地交相穿戳疊架而致微妙均衡的曠世佳作。 |
參考資料 | 1.Kenneth
Frampton,蔡毓芬譯,(1999)
現代建築史,地景出版社,205-206。
2.Kenneth Framptom,賀陳詞譯,(1980)近代建築史,茂榮圖書有限公司 3.成寒著,(2002),瀑布上的房子,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4.現代住宅1, 5.Walton Rawls,(1986)Fallingwater,a Frank Lloyd Wright country house。 6.http://www.greatbuildings.com/buildings/Fallingwater.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