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精舍

證嚴法師/姚仁祿居士/許常吉建築師事務所

靜思精舍的現況                                    2000/6/1採訪整理】

.緣起

『慈濟』於民國五十五年成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建造「靜思精舍」,當時由上人的塾家母親買了土地並出資20萬元,上人協同弟子共同建造而成,最早只有大殿及旁邊加蓋的諮客室(做工廠使用),共花了41萬元。其中因花蓮多颱風、地震早先的屋瓦多已破損,民國五十九年上人的師父,印順導師拿了10萬元做補屋瓦使用,上人決定用水泥砌,以防止天災帶來的損害,並親自與工人一同施工、調整屋脊的斜度。「靜思精舍」主要是作為女眾或常住眾修行之所,從五十七年至今約三十年間,因人數及功能的增加前前後後共增建了十一期的工程。

.慈濟的精神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上人稟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所以在精舍中所有僧侶或常住眾的生活皆要求自給自足,不接受供養。因此靜舍中目前設有蠟燭工廠、薏仁包裝及加工工廠以提供女眾或常住眾自給自足的機會。另外生活中的所需的食、衣、住皆由自己耕種、裁剪、監工而得。

「忙中有靜,動中安忍」

「靜思精舍」,雖美其名為安靜思考。但其中的精神主要在強調內心的思維,藉由出坡(指工作)來養性,所謂「工作不礙修行;修行不礙工作,「搬柴運水皆是禪」肯用心的人,時時均可勤修福慧」。出坡的內容包括:拔草、種菜、整理木柴、環境 、清水溝、垃圾場。

「純靜、素雅」

「靜思精舍」並沒有一般寺廟的華麗,但予人一種簡素莊嚴之印象。在大殿中所供奉的釋家摹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皆為素白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慈濟」是證嚴法師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於民國55年成立慈濟功德會,以聚沙成塔的意志,從事濟貧教富、慈善救人的志業。其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並以「誠、正、信、實」之精神,廣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會員遍及海內外;工作目標涵蓋了慈善、醫療、教育、文化等四大志業。

(節錄至http://www.tourism.gov.tw/tem/p71.htm)

 

「環保」

本於大自然「空」與「有」的轉化,所有的殘留物皆不浪費,做成有機肥。蠟燭工廠的機器也運用雨水回收的水達冷卻的作用。

 

.空間規劃配置

「靜思精舍」主要是作為師父或常住眾修行之所,從五十七年至今約三十年間,因人數及功能的增加前前後後共增建了十一期的工程。其中包含了大殿(禮佛用)、早、晚課修行所及音控室、諮客室、寮房(女常住眾及男、女志工共約200人)、大寮(廚房)、工廠、倉庫、辦公室(包括了美工組、攝影組、宗教組.等)

 

.空間特色

內部:目前大殿及往後連接的諮客室及早、晚課修行所,整體的室內設計規劃於民國八十八年,由姚仁祿先生設計而成。內部多以活動隔間,增加空間彈性使用的可能,窗戶也多設計為摺疊窗、垂直軸旋轉窗,增加空氣的流通。而每扇窗戶外加設的百折型鐵窗,主要是防止颱風帶來的災害。

「靜思精舍」除了大殿為主建物外,其他的空間皆為最基本尺寸的設計,不浪費一私一豪的空間。

外部:大殿的的主立面人字型的屋脊,象徵著慈濟「以人為本」的精神,屋脊上的三個         象徵「佛、法、僧」。立面上的四支立柱象徵著「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精神。為實行環保的精神在增建寮房的過程中是採用預鑄工法。在十一期的整體規劃上是由許常吉建築師事務所,稟者上人的理念設計而成。

 


靜思堂

證嚴法師/許常吉建築師事務所

靜思堂現況                                          2000/6/1採訪整理】

一. 緣起

靜思堂的興建主要是在實行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文化)中文化的部分,希望藉由靜思堂傳達佛教的精神,無論是外觀及內涵均能呈現出一種「無聲的說法」,讓每一個有緣人皆能感受到佛教的精神及慈濟教化人心的事蹟。

 

從民國七十六年開始設計,由許常吉建築師事務所提出設計案,與上人共同討論並修正。靜思堂的造型是以「靜思精舍」主立面為基本形式的放大版。

   

設計初始,業主希望靜思堂的整體造型須有別於一般寺廟及傳

統建築,須代表這個時代之文化。是具有歷史內涵又不失現代

特質。必須有獨創性,呈現中國傳統及佛教精神,又具現代科

技是既古典又現代的建築。

                                             (節錄至台灣建築)

 

二. 配置規劃構想

靜思堂位於慈濟院區內,整個院區位於花蓮市區的邊緣,面30米寬的中央路。

院區以靜思堂為中心,醫院及醫學院分立兩側,在硬體上組成了東部地區重要的宗教、醫療、及人文中心。在軟體上(意函上),希望藉由靜思堂出發發展出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

 

.基本資料

靜思堂屬於多功能、多用途的建築物,主要空間包含:國際會議廳、感恩堂、講經堂、展覽空間、展覽廊()、藏經閣、辦公室、研究室……等。可滿足社會性、文化性、藝術性、宗教性的各類型活動。

國際會議廳---可容納600人,具有同步翻譯的設備,主要供國際性醫學會議、宗教之學術會議的使用。

感恩堂---將慈濟感人的事蹟、人物,以影像人文的紀錄方式呈現出,讓民眾能了解慈濟進而感受佛法。

講經堂---是整棟建築的中心,挑高32米的空間,約可容納2000人,供法師講經開示或專題演講的大型活動空間。

展覽廊---講經堂兩側的展覽廊,主要在中間隔牆上掛法華經的七十二個故事所以又稱法華坡道,從地下一樓連貫到地上六層。

面積---基地面積86,556m2

建築面積9,802m2

樓地板面積39,217m2

層數  地下二層、地上十一層

 

 

.宗教及建築的融合

外部:靜思堂的主立面主要來自於靜思精舍的放大版,外觀上所追求的是樸素的美及反應出時代性。屋頂的三疊造型象徵著佛教三寶「佛、法、僧」之意象,八根立柱象徵著八正道,正面主入口的銅門會有十二個不同故事的浮雕,象徵十二因緣。屋頂的架構為鋼架,屋面的弧度是由四個弧面所組成的,正面的屋頂與大屋頂之交接線,是三度空間的曲線。主屋頂是以兩萬片銅瓦所構成,因銅瓦質輕、耐久,且約十年後因氧化作用銅片會變綠色,極具古意。石作的欄杆,以功德會會徵及蓮花造型取代傳統設計。

 

內部:在內部空間的規劃上有許多宗教意義的象徵例如將會有許多藝術家以描繪佛法故事的壁畫、銅雕,是靜思堂內部空間的一大特色。在講經堂內挑高32米的天花上充孔鋁板內,用玻璃纖維打出的銀河是上人出生時的星座。天花上雕刻蓮花圖形的天窗,會在正午時因光線的照射在牆上投射出蓮花圖形。內部的裝潢多以木材及大理石為主,以靜素典雅的風格為主沒有多餘的雕龍畫鳳,在展示場的規劃上頗有禪意。設備上運用了許多現代化的設備,來滿足各樣活動的需求。

 

.參考資料

徐群倫,1997,無聲有言、素樸莊嚴,pp.18-pp27,台灣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