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空間意識型態變遷之初探----------以新竹之心圓環為例

張志群

關鍵詞:歷史性空間、圓環空間、都市涵構、時代意義、建築形式

前言

綜觀現今都市之涵構可以看出建築在新舊交替間所產生的變化,在追求現代化城市的同時又必須面對本土意識高漲的現象,有關目前仍然存在的歷史性空間,如何在不同時期被賦予新的意義,成為值得深入探究的議題。

以新竹之心圓環廣場為例:日治時期統治者將圓環視為轉移舊城市空間的權力象徵與現代化城市的景觀;光復時期圓環成為交通上的考核與強調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成果;民主時期的到來,圓環融入民眾日常生活的色彩。本文企圖以該特定區域的圓環廣場空間做歷時性的窺探,針對不同時代廣場空間被賦予的:時代意義、都市涵構、建築形式,來分析東門城圓環廣場隱藏在歷史進程背後角色的演進。

 

 

一、時代意義

圓環空間的改變與現代社會的變貌有極大的關連性,不論是在殖民的強權時代或是經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各有其不同的解讀意義與代表性。

  1-1 前清時期

新竹城隨著歷史的發展曾經具有竹城、土城、石城之形式,因其發生在不同的年代理,規模也不同,檢討各城築城,居民自衛為各時期共同之目的。城門在當時代為防禦之用,城門作為平時衛兵駐守眺望之用,戰時作指揮所,白天開放,夜間關閉。

  1-2 殖民時期

新政權的意識型態除了使用精神喊話對其子民進行宣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實質的建設來一起配合,才能快速的在殖民地產生效果。在日人統治之前,新竹的發展重心一直是在北門街一帶,相對於北門商業的繁榮,東門地區是一片乏人問津的荒地。但自日據時期起東門城圓環地區的重要性取代了原來北門街一帶,空間權力的消長由此窺見。在市區改正的計畫中,東門城地區被劃為日人的住宅區與商業重心,連接了新竹火車站、東門城、新竹州廳建立一條軸線改變了空間的權力上扮演了決定性扮演的角色。

  1-3 光復初期

在光復後的強權時代裡,圓環有如主政者歌功頌德的城市花園,堆滿了與民眾生活毫不相關的雕像與精神堡壘;隨著強調經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圓環又成為許多商業團體俱樂部彰顯個人榮耀的舞台,豎立起一座座的鐘塔,上頭標示著社團斗大的標誌與標語,一再的顯示出圓環空間作為權力象徵的角色

  1-4 民主時期

圓環上銅像的遷移,取而代之的是將子民日常生活融入圓環場所之中,彼此相聯繫形成一個可供指認,屬於市民集體記憶的都市生活空間,象徵著圓環威權空間的解放,並且傳達出本土意識的與歷史的價值觀。

二、都市涵構

新竹城的發展歷史,從前清傳統『城』的型態,逐步演化到日治時代以『城市』雛形,在國民政府時代持續複雜化,而成為現今『都市』的風貌。如此豐富的過程,是新竹這個城市在深層結構中最為吸引人的地方,因為他包含了中西都市發展史上不同的觀點,也涵蓋了文化上的差異。

2-1 前清時期:

清代的『城』是以四個城門為外圍,自然強調了中心點,因此向來都以州廳為最佳位置,也是整個『城』的焦點。當時整個城的發展都在北門聚落。到1921年後拆除一個城門,但由於三個城門仍然具有外圍效果,使得『中心區』仍然在舊有的圓心位置上。

2-2 殖民時期

日本人為了學習所謂現代的觀念,因此將『城市』必須具備的道路系統,納入了原有的竹塹城的格局中。為了將『都市系統』置入城中,而開始拆除城牆,以城牆的基石作為公共建設的材料,當時的規劃是將三個城門的地點,作為『多焦點狀型態』。如此作法雖然遵照傳統文化『城』的觀念,但必須面臨到都市系統運作的考驗。由於放射狀的焦點容易使交通動線紊亂,不易與格子系統完全配合,後來放棄北門和南門兩個放射狀圓環,而保留最具規模的東門圓環,成為『單焦點型態』與『格子狀』兼容並蓄的城市,並且為了建造驛前大道就是今日的中正路,為城市的道路層級中為最高級的道路,日後連通了新竹市最重要的三個地標依序是新竹火車站、東門城、新竹州廳。

2-3 光復初期

國民政府時代至今,新竹市朝著『都市化』的發展繼續進,基本上是以日治時期的規劃作為發展的基本架構,向外圍區域擴張,由於複雜程度,逐步實施區域的都市計畫而形成今天的風貌。

在這一時期的都市圓環因為負荷不了人口膨脹,車流大增等現實因素,以交通計量的觀點強勢主導都市建設的發展,圓環的存在與否完全取決於交通計量上的考核。 

三、圓環空間建築形式:

3-1 前清時期  

迎曦門創立之前,竹塹城已於雍正11年創立;周圍四百四十丈,有東西南北四做門樓,但只是種刺竹為城。嘉慶18年周圍擴展至1400於丈,土圍雖然加高加寬,但不具規模宏偉的城門。道光6年由當地仕紳自費重新改建磚石竹塹城。城門為一個城市的大門,城周860丈,牆高18尺,雉碟974垛,地基寬16尺。城門旁設有砲台和水洞,東西門各有長26尺寬5尺的吊橋,城外有壕溝為塑。

城門上方建城門樓,以歇山重簷為頂,城牆本身用石材砌成,屋脊燕尾起翹,城牆頂端用燕子磚砌成的雉碟可防止跌落或防禦之用。城門門洞為半圓拱形,採大陸泉州之花崗石。以前城門作為平時衛兵駐守眺望之用,戰時作指揮所,白天開放,夜間關閉。

3-2 殖民時期:

圓形平面圓環:在大都市的中心放置圓形廣場可以滿足統治者主控城市的象徵意義,就實質的機能他處理兩個問題:交通的中心(多條交會道路和市中心的關係)與純粹視覺景觀(簡單十字道路系統,排除交通意義),

仿效西方都市設計引入圓環空間,他的意義主要可來自兩個:一為基於對構築城市的一個權力象徵;其二為對物理環境的需求。因為一個城市的運作是由街道、公共設施建築等所整合而成,圓環空間對日治時期主要傳遞的訊息為前者-----一種圖像式的形式,與巴洛克的圓環具有相似的性質代表著民族主義的自信與自傲顯示殖民政府的統御能力。

3-3 光復初期:

橢圓形平面圓環:仿效西方橢圓圓環的作法,與圓環樣式搭配的是道路系統,圓環是一開放性的循環中樞,重要的道路系統在此交會,具有調節交通的考量。對圓環這個符號的塑造不如日治時期,而採用生硬的方式來表現圓環,堆滿了與民眾毫不相關的雕塑與精神堡壘。由這些方式所塑造的圓環空間與社會關係的斷裂造成圓環符號的衰微,人們每天經過那個地方卻視而不見,完全以都市交通計量為主導的考量所取代。

3-4 民主時期:

隨著進入二十一世紀,當初以交通計量為主導的圓環隨著意識型態與本土意識的高漲,圓環的場所被要求塑造成與民眾日常生活相聯繫形成一個可供指認屬於市民集體記憶的都市生活空間,並且具有傳達本土的價值觀與時代性的意義。

  

四 結論

本文章以東門城圓環這個歷史性空間的演進過程做歷時性的分析,建立出歷史性空間(城門)在應映不同時代的變遷中所呈現出的變化如總表簡述:

前清時期 殖民時期 光復初期 民主時期
時代意義 居民自衛防禦之用 空間權力移轉的象徵 強權時代的象徵 威權的解放

都市涵構

城市型態

聚落    

聚落          

          城市

城市          都市

道路系統

四個城門與城牆為塑『城』,並無規則道路系統,以中心點為州廳位置

城門多焦點狀配合格子狀系統變化到以東門城為單焦點狀態與格子狀兼容並蓄 維持上述道路系統並向外圍區域逐漸擴張
城門變遷 界定邊陲範圍,與塑造中心位置 城門成為中心焦點位置,與州廳、新竹車站成軸線關係 維持日治時期中心焦點位置,以計量為考量的交通樞紐點;

建築形式

地上物 城門 城門

城門公園

(鐘塔、蔣公銅像)

城門

戶外表演場

親子遊戲區

使用功效

塑造軸線、著重精神上的表達。

交通樞紐具有休閒氣氛,但礙於交通樞紐鮮少民眾使用。 為城市中心的焦點,城市精神的象徵與市民生活的空間
廣場型態

城門

政治廣場 公園廣場 城市中心廣場
平面形式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在逐漸邁向『國際化』的同時,原來都市的涵構與城市的歷史都被一步步的侵蝕。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歷史,他失去了與過去舊有種種價值的關係。城市必須包容歷史,在意義上更必須更加以重新詮釋。透過個個時期的演進我們可以窺探出這個另一個城市的解析:

東門城由邊陲地方到市中心的演變:

初始文明對圓形即有意識的將他運用到聚落(將聚落建立在儀式的中心處),使得我們瞭解兩個圓形形式的重要意義:一者是圓形的圓心部分,做為中心,可以有效平均利用分配資源與視覺的凸顯;其二是有利於標明邊界,有了邊界可以實施監控與支配。

清代的『城』是以四個城門為外圍,自然強調了中心點,因此向來都以州廳為最佳位置,也是整個『城市』的焦點,而城門扮演了標明邊界,監控的角色:到日治殖民時期當初邊陲的城門卻變成了城市的中心。相對的我們由此發現整個市中心的演變,從前清時期的北門聚落到日治時期的東門聚落和一直延續到現今,整個都市中心的轉移司呼與政治經濟有一種莫名的關係。對東門城而言我們觀察到都市涵構中有關歷史進程的實質轉變,藉由東門城這個實質的歷史性空間來驗證。

城市的新象徵:

東門城的存在除了暗喻著這個城市過去的歷史,卻更清楚的交代出過去與未來的延續。也就是說從過去觀察東門城他被賦予是一個象徵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外,更可以透過他瞭解城市的歷史。在『傳統』與『現代化』的衝擊之下如何調和彼此的重大差距,並經由都市市民重新詮釋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則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任務。畢竟空間的再生產在社會的關係上扮演著意識型態延續的功能。

本文透過藉由東門城城整個都市中心的變化來瞭解這個城市的歷史也作為提供空間專業規劃原面對具有歷史性空間環境議題時更多元的思維方向。

參考書籍

黃蘭翔

          1998, <清代台灣新竹城城牆之興築>,«竹塹文獻»,第六期,p .6-31

侯順耀

          1998, <重構都市空間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形式-由新竹東門城廣場之競圖案談起>,«竹塹文獻»,第七期,p. 6-31

李清志

          1999,<圓環啟示錄>,«建築師»,4月號,p.128-205

蔣佩誼

          2001,<台灣都市圓環變遷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