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折衷主義建築形式的理念與發展

林祺錦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關鍵詞:折衷主義(Eclecticism)、建築樣式(Architectural Style)


壹、前言

西方建築的發展在啟蒙運動之前由於建築師追求的是永恆性的建築語言,所以並無樣式(style)的概念可言,然而在啟蒙運動之後隨著考古學與實證科學的興起,人們開始質疑永恆性的問題同時強調獨特性與變化性的想法。因此歷史不再是一個連續不斷的持續過程,而被認為是一連串的個別事件,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殊的特徵與價值,產生的形式也會不同,樣式的概念也由此而生。

隨著樣式概念的日漸普及,在十九世紀產生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企圖從過去的歷史傳統中導引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形式,使得樣式的概念更加脫離建築本體而產生了多樣的發展,因此產生了一個新樣式---「折衷主義建築樣式」。由於國內外有關折衷主義建築樣式的研究並不多見也沒有專書論述,因此本文最主要的目的便在於探究折衷主義建築樣式的理念與發展,並以樣式概念發展的角度來加以探討。

貳、建築樣式概念的發展

一、樣式的定義

樣式的英文style是由拉丁文stilus及希臘文的stylos合併而成為stylus,原義為書寫及雕刻的工具,後來演變成為一種個人的寫作風格;至十六世紀時成為一種文體風格,十八世紀初期開始演變為一種構造的技巧及方法(manner),到了十九世紀初樣式已演變成為建築裝飾上的一種獨特的特徵了〔Johnson,1994:407〕。

自從樣式成為人類書寫習慣的特徵後,便與文學息息相關,十六世紀的義大利評論家便曾說:「藝術家僅依著習慣或記憶來表現其藝術風格,而沒有仔細的思考其表現的過程」〔Johnson,1994:408〕,因此我們個人所擁有的藝術風格皆由個人的習慣以及對獨特型態的癖好所組成的,這類的習慣以及型態的特徵便使我們能夠藉此討論建築師的技能與風格。樣式在啟蒙運動之後更意味著任何一個文化時期的獨特美學、方法或價值,而這個觀念在十八世紀被很穩固地建立了起來〔Gelernter,1995:165〕。因此樣式除了指涉藝術家或建築師個人特色的表徵之外,在十八世紀後也成為一個特定文化時期的獨特美學方法或價值的代名詞,而其中就包含了建築的樣式。

二、建築樣式概念的產生

樣式一開始雖然是從文學而來,但應用在藝術上的討論約在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初才開始,而直到十八世紀末樣式才成為藝術史中的一個專有名詞,主要由溫克曼(J. J. Winckelmunn)在其《古代藝術史(History of Ancient Art)》(1764)一書中使用〔Johnson,1994:396〕。當時的樣式還是比較強調在客體的形式表現上,一開始事實上是跟歷史結合在一起。西方的歷史從文藝復興之後就被視為是承接自古希臘、羅馬以來的持續發展,如果以這個觀點來看,中世紀卻是西方歷史發展中一個不幸的斷層,但是在啟蒙運動之後,因為意識到每個時代的歷史分歧,歷史被視為是一連串的個別事件,所以開始去區分古希臘、羅馬、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等建築樣式,從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到現代,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特徵及價值〔Gelernter,1995:163〕。

由於古希臘、羅馬與中世紀後的古典主義建築師們所追求的是永恆性的建築語言,強調理性、客觀的建築表現,因此並無「樣式」的概念〔Gelernter,1995:164〕。建築樣式概念的建立其實是在啟蒙運動之後才逐漸明朗的,隨著考古學與實證科學的興起,人們開始質疑永恆性的問題同時強調獨特性與變化性的想法,因而開始回過頭來審視歷史,發現建築樣式的產生與特定時代、地區、文化、氣候以及材料等因素息息相關,是不可分離的。

三、建築樣式意義的轉變

19世紀德國著名的建築師桑伯(G. Semper)曾指出「未來的建築是世界觀的,不論傳統或現存的建築造形語彙,都必須予以拋棄,而以一種新的建築秩序或以一種將生活抽象的表達來重新詮釋一種新的樣式」〔Semper,1993〕。因此當建築樣式的發展牽涉到創新的問題時,建築師便會尋找一種適於當代文化、氣候以及材料的建築樣式。然而創新的過程並不容易,主要會有兩種方式:一是如桑伯所言將傳統或現存的建築樣式都予以拋棄,創造出全新的樣式;一是向歷史學習,從歷史中尋求解答。前者對於樣式的想法還是認定與特定時代背景相關,是不可分離的,所以也認為會產生屬於當代的樣式並努力追尋它;而後者的作法就類似復古主義(Revivalism)的想法,企圖將歷史樣式套用到當代的建築中,以解決樣式匱乏的絕境,復古主義的作法使得樣式與時代背景的絕對關係脫離了,因為再嚴密的復古也無法回復到過去的時空裡,也因此樣式的定義開始轉變。

當折衷主義的想法在十九世紀被提出時,雖然同樣的意識到樣式的存在但卻不侷限於歷史與時代的樣式,而把樣式當作是一個建築可用的語彙,不再是專屬於任何時代、任何建築的樣式,而是供建築師使用的建築元素,建築師可任意的選取各個時期的建築樣式並加以混合運用,以符合當代的需求。至此,樣式的意義可說完全地改變了,與時代背景的關係也日漸薄弱了。

參、折衷主義之理念與發展

一、折衷主義之定義

根據牛津英文字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對折衷主義的定義主要意指在哲學的思考或實踐的過程中運用折衷的方式。在簡明大英百科全書中則指在哲學和神學中,從不同的思想體系中挑選若干學理而不採用各種學說的整個體系。而在大美百科全書對於折衷主義的解釋是指在哲學與藝術中,從不同的體系中選取各種學理,以創造新方法或新風格,該詞取自希臘文eklegein(選取或抉擇)。在哲學上若一哲學體系由不同的學說組成,在邏輯上是不相容的,或其他方面是相對抗的則被稱為折衷,而在藝術上被應用於一個吸收多種美學風格的派別或趨向的創作,這些創作若非在傳統意義上是和諧與美麗的,至少也是新穎的。

事實上,折衷主義一詞最早是由法國哲學家維多.古森(Victor Cousin)在1830年所提出的,原指由許多其他體系選取出來而建構的新體系。折衷主義並不贊同盲目的從過去的哲學體系中直接抓取以為今用,而是希望透過理性的思考並考量存於現代的適當性〔Collins,1978:118〕。根據古森在1853年所發表的文章「The True, the Beautiful and the Good」所示,折衷主義的產生是在一個歷史決定論時代中研究哲學史所衍生出來的必然結果,以期能指認出在不同歷史時期中所強調的特徵因素。但當我們將其從原本互相矛盾的哲學體系中移出並加以組合後,便構成一連串的思想體系,古森稱之為「活的系統(a living system)」〔Collins,1978:118〕。如果從折衷主義的角度來思考建築的發展,古森所提出之「活的系統」的產生可以抒解了樣式抄襲的絕境,也將帶給建築師更寬廣的路。

二、折衷主義的發展

折衷主義一開始雖然是在哲學的領域上發展,但這種混合式的想法也影響了當時藝術的表現,例如馬奈就將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繪畫方式折衷,一方面描寫瞬間的視覺品質另一方面其題材則為日常事物〔李長俊, 1980:102〕,而這種想法很快的也影響了建築。1853年古森在《Revue Generale de l' Architecture》一書中便指出:「折衷主義雖然不能創造出新的藝術,但至少在復古主義過渡到未來的新建築中產生了有效的轉變(緩衝的過渡期)」,又指出「現今的社會不可能會有眾所公認的原則,因此建築師與社會大眾在面對未來時便會受到從先前社會所借用而來的原則所影響,折衷主義是一個混合所有歷史樣式的結果,其本身雖然有點謬誤,但卻是建築進展的必經過程。在當今所有經過良好設計的建築物中都會應用過去的一些片斷元素,但如果從研究、試驗和進步的發展來看,其結果是有益的〔Collins,1978:120〕。」

桑姆森(John Summerson)在《Architecture in Britain 1530-1830》一書中指出三種對不同地區與時代產生不同樣式的看法:1. 考古學:能讓我們理解過去每個時代的發展。2. 折衷主義:能夠選取來自不同時代的樣式並加以組合成為另一種樣式。3. 現代性的樣式:唯一能夠表現當代特色的樣式。桑姆森認為考古學與現代性的樣式太過於浪漫,因為考古是對過去的黃金時代提出不理性的質疑,而現代性則是對未來產生不理性的理想化,唯有折衷主義拒絕對過去或未來產生浪漫的情懷並企圖為現代找尋一個適當的價值與位置〔Gelernter,1995:165〕。而杜宏(J. N. L. Durand)在古典主義的建築中找到如對稱、規律、簡潔等共通的原則,試圖將各種不同樣式的建築加以分析並繪成圖表,顯示出基本的建築元素如何經由理性的幾何規則所組合〔Gelernter,1995:191〕。杜宏的分析與圖表將建築的內在形式與外在形式脫離,違背了古典主義內外在形式相契合的原則,似乎也助長了折衷主義的發展。因而折衷主義的出現使得大眾的注意力由考古學的標準以及建築師關心造形與樣式的考古問題轉移到符合時代性需求的實際問題上,古森的哲學思考使得建築師得以在每一種樣式中選取營建元素(tectonic elements)並配合當代的需求加以重新組合運用〔Collins,1978:121〕。但古森認為建築師為了避免設計出來的建築被稱為〝蓋房子的技術〞的稱號,該多加入有關形式與美學上的問題〔Collins,1978:121〕,因此在新建築樣式的缺乏之下,建築師不得不採用折衷主義,將過去的資源自由地運用,重新組合而成為一種符合當代需求的新樣式。在嚴苛的考古學與精確的年代學雙重把關之下,使得折衷主義的產生較單純的復古更為理性〔Collins,1978:118〕。

肆、折衷主義建築形式的理念與發展

一、.歷史樣式的角色

啟蒙運動之後古典主義客觀立場的動搖加上發現每個時代都擁有其特有的價值與藝術的表現形式這兩點使得建築師們開始質疑,到底何種建築樣式才適切?對樣式的追求也開始產生歧異的看法,到底是堅持古典主義的想法繼續尋找永恆的原則?還是尋找適合時代的樣式?但是如何才能創造一個新的樣式呢?〔Gelernter,1995:186〕許多新樣式的產生是藉由否定先前的樣式而出現的,但這樣的過程是痛苦且艱難的,建築師在傳統與創新的掙扎中開始向歷史尋求解答。根據柯林斯(P. Collins)在《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一書中的研究指出:「復古主義對過去(歷史)主要存在著兩種態度:第一是理想主義者的態度,熱衷於尋找特定時期的建築表現,如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哥德等建築樣式,認為只有重新回到那純淨的靈感泉源才能創造出好的當代建築。其二為犬儒主義者的態度,認為世間的一切不過是過往雲煙,就像旁觀主義(indifferentism)一樣,可以依照實際的需要靈活地應用各種樣式〔Collins,1978:117〕」。藉由以上兩點,建築師才得以在現成環境中以及業主的希望下運用某一種歷史樣式,等於是對建築樣式的解放,然而第二點的想法其建築樣式與時代背景的關係可說是完全的脫離了。這種旁觀的想法可能成為不受約束的浪漫主義也有可能淪為資本主義社會中業主隨心所欲(Whims)的想法,這種盛行於19世紀後半葉的流行現象,我們可將此稱為折衷主義〔Collins,1978:117〕。折衷主義的出現使得許多19世紀的建築師藉由尋找適於今用的歷史樣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並恢復所有在歷史上想得到的建築樣式,如從希臘到哥德、從拜占庭到巴洛克、從文藝復興到羅馬式。

折衷主義與復古主義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歷史建築樣式的使用與觀念,復古主義認為建築樣式與時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主張完全恢復特定時期的特定建築樣式,甚至希望連時代背景也一併恢復,例如支持哥德復古的普金(A. W. N. Pugin)與羅斯金(J. Ruskin)就否定了19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社會狀況,希望回復到中世紀的世界中才能完全的復興哥德式建築〔Gelernter,1995:202〕,有趣的是復古主義雖然使得建築樣式與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卻忽視了當代的時代背景。而折衷主義雖然也體認到建築樣式與時代背景的關係,但卻將重點放在創造當代的建築樣式上,對於歷史建築樣式的觀念是將其看做是一個個單獨且分離的建築元素,主張將各種樣式混合並選出最符合這個時代的文化、氣候、技術、材料的樣式來使用,如此不但解決了樣式的困境也創造出符合當代需求的建築樣式。

二、混合式的設計手法

折衷主義主要的操作方式便是混合所有歷史建築樣式的設計手法,雖然樣式的概念是在啟蒙運動之後才逐漸明朗的,但混合式的設計手法卻不是第一次運用的,早在1740年Pierre de Vigny(曾參與過修復中世紀建築的整建工作)就曾指出「天才必須在完全自由的狀態下工作的,他應該接收並使用每一種樣式中最佳的表現」〔Collins,1978:118〕。另外Payne Knight在《Analytical I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s of Taste》(1805)一書中指出,在Claude與Gaspar的繪畫中融合了希臘、哥德建築在同一棟房子,並強調這種表現方式才是創造非比尋常又生動的房子的最佳建築樣式〔Collins,1978:118〕。事實上,回顧建築的歷史,羅馬的鬥獸場便是將羅馬特有的拱與圓形穹窿與希臘的楣樑加以組合所產生的新形式,而文藝復興時期也曾運用混合建築元素的設計方式,因為翡冷翠建築融合了古代、拜占庭和加洛琳王朝(Carolignian)的建築元素,而16世紀時的英國與法國將古典元素與哥德元素混合運用在建築中〔Collins,1978:118〕。

三、實用性與適切性

折衷主義之所以比復古主義更適合未來是因為考慮到適切性的問題,就像William Wilkins(希臘復古支持者)在King's College(Cambridge)採用了哥德式的加蓋門廊以配合教堂並取得之間和諧。同樣地,Charles Barry則以哥德式的國會建築來與周遭的哥德式古蹟取得和諧〔Collins,1978:117〕。而在1857年英國的新外交部辦公大樓競圖案產生了復古主義與折衷主義的對立。在218件案子中,由Coe與Hofland所設計的文藝復興樣式獲得首獎,George Gillbert Scott的哥德式復古獲得第3名,但Scott以哥德式的優點說服了勞工部長因而獲得設計權。然而當時的古典主義建築師找來了本身也是古典建築支持者的首相Lord Palmerston出面拒絕Scott的哥德式方案,更向一群哥德式復古者說以Scott的能力應該有辦法以其他樣式作出更好的立面,會更便宜、更亮麗、活潑、更符合建築需求的房子,其實指的就是文藝復興式的復古。最後Scott只好採取折衷式的設計方式,找來了Digby Wyatt做文藝復興的細部。這個事件讓人覺得折衷主義比復古主義更能適應環境〔Collins,1978:122〕。1861年J. L. Petit在建築博覽會的演講中亦指出安女王時期(Queen Anne, 1880-1920)的建築是調和當地建築樣式與當地的環境條件而產生的,是非常適合當地的,並主張應打破考古學將建築與生活分離的藩籬,代以由設計師自由的選擇建築樣式的能力,地方性的形式應該成為所有建築設計的基礎〔Collins,1978:122〕。因此折衷主義建築與其他採用混合式設計手法的建築最大的差異就是實用性與適切性的問題,其形式的表現其實並不是盲目的抓取建築樣式也不是胡亂拼湊組合,而是希望透過理性的思考與抉擇來創造出適合當代需要的建築。就像德國建築師辛可(Karl Friedrich Schinkel)在創造出自己的風格時便運用許多樣式的組合並配合當代的新技術,例如鐵桁架的運用〔Gelernter,1995:186〕。

四、折衷主義建築的發展

啟蒙運動之後由於重新恢復對理性與永恆形式的追求,使得創新成為建築師的使命,折衷主義一詞在19世紀初被提出後,可說適時地解救了自啟蒙運動以後對新建築樣式追求的困境,並成為當時建築的一種潮流。基本上,一個樣式可以被視為由許多不同歷史時期樣式混合的綜合體,但是當一個樣式一再的重複出現時,這個樣式便成為這個時期的樣式特徵了〔Burden, 1995〕,因此折衷主義建築也成為19世紀特有的一個建築表現。但隨著歷史的演進,19世紀末葉以降到20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分離派、未來派、絕對主義、構成主義、純粹主義乃至於包浩斯一系列的現代建築運動接連的出現,又開始積極的強調創新並主張要擺脫對傳統的模仿,拒絕所有過去的形式才能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新形式〔鄭尊仁,1989:1〕。這種反歷史的創造觀使得建築師不削或不願面對歷史傳統而刻意拋棄過去的樣式,就如同啟蒙運動之後對新建築樣式追求的困境一樣,在歷經了數十年的發展後,由現代主義大師非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帶頭再次的進入折衷主義的殿堂,並在一篇攻擊「現代建築的七支柱(The Seven Cruth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的評論中指出:「我將來的方向是清楚的,是走折衷主義的傳統,但不是學院式的復古主義,不用古典的柱式,也不用哥德的尖塔,我將選取一切歷史中我所喜愛的元素,我們不能不知歷史。」〔鄭尊仁,1989:2〕

此一轉變固然令人耐人尋味,但如果以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根據黑格爾的辯證法認為歷史的發展主要是依著「正」、「反」、「合」三個階段循環的進行著,而啟蒙運動、19世紀、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四個時期的建築發展不正好符合黑格爾的辯證法則嗎?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在一個像啟蒙運動與現代主義這種強調絕對理性與追求永恆原則的時代,必定會有相反的觀念與論點出現〔Gelernter,1995:288〕,而這種相對的思潮與理論必定也會尋求一種折衷的方式由產生一種新的思潮與理論,折衷主義就是扮演這種緩衝的角色,也就是黑格爾所謂「合」的階段,而合又會過渡到「正」的階段。因此折衷主義建築的發展可說是新建築樣式得以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伍、結論

在人類器物或藝術上的創造,絕大多數只是將既有的形式加以全新的或部份新的組合而成的,而這就是折衷的作法〔鄭尊仁,1989:89〕。綜觀建築的歷史,建築的創造過程亦是不可能完全的創新,古典主義或復古主義都必須藉助歷史樣式才得以發展,現代主義在形式上的革新雖然與傳統做了明顯的區隔,卻同樣的陷入自己的傳統之中,例如國際樣式的出現,使得相同的樣式一再出現,了無新意,因而再次造成形式匱乏的困境。

當我們以開闊的心胸面對過去的歷史資源時,會發現有用不完的元素等著我們運用,如何理性地選取適用及需要的而非一味的抄襲,正是折衷主義所強調的論點,折衷主義理念的出現使得以往使用混合式設計手法的建築師們有了理論的依據,從傳統到未來的建築發展中亦佔有一個緩衝過渡的重要地位。

參考書目

中文資料

Giedion, Sigfried;王錦堂、孫全文譯,1986,空間、時間、建築,台北:臺隆書局。

李長俊,1980,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雄獅圖書。

邱宗成,1995,本土化建築風格認知之研究-以台灣文化類型公共建築為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呂富珣,1996,蘇俄前衛建築,台北:田園城市。

李鷗、楊麗,1996,西歐建築風格史話,台北:淑馨出版社。

Kenneth Frampton ;原山等譯,1991,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六合出版社。

楊志宏,1993,以記量模式評估建築風格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鄔昆如,1971,西洋哲學史,台北巿:正中書局。

鄭尊仁,1989,折衷式創造手法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葉樹源,1989,西洋建築史,台北:中國電機技術出版社。

Patrick Nuttgens;顧孟朝、張百平譯,1992,建築的故事,台北:博遠出版社。

大美百科全書,1995,#9,光復書局。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1988,#6,中華書局。

外文資料

Burden, Ernest,1995,Element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a visual resource,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llins, Peter,1978,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Gelernter, Mark,1995,Sources of Architectural Form:A critical history of Western design theory,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Paul-Alan,1994,The Theory of Architecture,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Packard, Robert T. ,1994,《Eclectic Architectural》,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Mc Graw Hill, Inc.

Semper, Gottfried,1993,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Writings,Bost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second Edition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