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physical idealism(內在直觀的形式理論) M9013108 李志文
唯心論對藝術的影響
「Metaphysics」中文譯為形而上學、玄學、宇宙哲學、抽象難解的理論、空論等。相對「Physics」譯為物理學、物理性質、物理現象。相對之下概括了後者之外的事物,即非物理實存的領域都可以解釋成形而上學的領域。「Metaphysics idealism」最早在哲學上起源於安納薩哥拉斯(Anaxagoras)所提出「世界創造來自睿智與心靈」的說法(Nous or Mind)。認為世界存有心靈,心靈力量可以促使物質世界形成有秩序、組織、生命的物體。這種唯心論(idealism)的說法,在人類早期文明發展中是常見的,特別在遠古神諭時期,人類對一切現象尚且無法解釋的階段,以神作為一切解釋的唯心論支配了當時的藝術創作活動。本文依時序將歷代唯心論的哲學發展及藝術呈現做一系列介紹,希望可以從這些軌跡當中發現到人類追求精神上的完美是如何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直到如今。
在遠古西亞及埃及的遺跡當中,當時的宇宙觀對建築及藝術上影響是極大的。為了解釋自然與人為事件的發生,像:四季的變化、洪水、個體的出生與死亡,老祖先建造了神殿,以神話系統來解釋神及發生事件背後的動機。由於當時人類活動都必須在神的撫慰或影響下才能確保好的命運及避免災禍。於是朝向神的永恆世界成為了人在世上短暫生命最終的目的。
伴隨而來,在建築及藝術表現上出現不重視感官世界而強調對神與永恆世界的嚮往也不足為奇了。藝術家雖然借用了自然中的物體,但通常忽略形體特徵,朝向表達抽象、靈性特質。自然形象的真實性並不是藝術呈現的重點,而在於呈現的圖像意涵而已。此外,雖然作品是透過個人來創作,但個人意識及特質在這裡是不存在的。藝術形式的起源既不完全得自外在世界也非來自於個人創造。(見圖一)
圖一:死亡之書插畫
藝術表現(內在形式)
由於神諭無法提供建築師具體的模仿對象,於是建築師們發展出一套幾何系統,並認為幾何系統最能代表神的永恆性。透過模矩化的重複變化來構成整體,使之成為有秩序、對稱、有層級關係的平面組織。(圖二)
圖二:德埃巴哈利哈特什普蘇女王陵
希臘時期哲學開始以人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解釋現象的發生,特別是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企圖從中理解萬物的起源。當時最具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是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柏拉圖(Plato)提出理想形式(ideal Forms)的概念作為解釋事物的起源。認為所有事物皆來自理想形式的不良複製。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理想形式應該由自然形體中擷取最完美部份的集成來獲得。
受到哲學的影響,藝術視為「客觀外在的臨摹」及「主觀神諭的創造」兩種觀念的整合。基於對自然形象的觀察及愛好,當時希臘人認為以幾何、對稱、比例的方式來修正自然形體將可獲得接近完美的理想形式(圖三)。同樣受到遠古文化的影響,柏拉圖也認為幾何(geometry)最能掌握世界秩序的本質。在他的物理理論中,世界被簡化成方塊體、角錐體、八面體、二十面體的構成。企圖以理性的方式描述世界的本質,顯現出柏拉圖客觀唯心的觀點。
圖三:挑槍的男子
中世紀時期(早期)
中世紀基督教思想的「救贖論」影響了當時的社會型態。聖經上預告基督二次降臨的預言造成人們對世上對當時的生活視為暫時,認為天國的降臨才是生命最終的盼望。此外,教義的規範:「禁立偶像」的誡命,為了讓信眾避免將信仰的對象誤解在貌似真實的偶像上,一切從希臘時期奠定的仿自然美學在此全部被禁止。起而代之是抽象的宗教畫,自然形體又回到早期的抽象表現,以圖案來傳達聖經故事的教義。美學不再是表現的重點,更遑論個人的創作意志。(圖四)
圖四:時間之書,基督誕生
在建築上,幾何形式的應用相似埃及人的觀念。認為幾何最能代表神性,凡符合完美幾何形式的物體即是對造物主最高的禮贊。特別是在教堂的設計上,嚴格遵循幾何的關係更顯現出信仰凌駕於現實之上的意志力。(圖五)
圖五:中世紀天主教教堂幾何關係
中世紀時期(晚期)
由於千禧年並未如預期發生基督再來的事,中世紀晚期的社會朝向開放多元。當時基督教神學受到希臘考古亞里士多德學說的影響,發展出強調自然科學經驗結合神學的哲學思想,奠定了「自然神學」的基礎,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藝術表現(內
/ 外在形式)
受到自然科學及宗教內涵的雙重影響下,後期宗教畫及建築都出現自然特徵的趨勢。相較早期的仿羅馬時期的天主教教堂,後期歌德式教堂則呈現出高度熟練及愉悅感官的自然特徵(圖六 , 七)
圖六:仿羅馬式教堂
圖七:歌德式教堂
受到中世紀晚期社會逐漸開放的影響,在義大利出現了標榜「人文主義」的思想,希望擺脫宗教的束縛來尋求人類的自我實現。此時受到希臘考古研究的影響,以自然經驗作為外在描摹的對象又成為這個時期藝術的主要特徵。代表人物之一米開朗幾羅,在他早期的聖母雕像中清楚呈現出寫實的特徵,然而在他晚年時期,由於內心皈入基督教;徹底轉向精神上的呈現,揚棄早期自然寫實的表現技法。一般稱之以自然形體加上主觀呈現的方式為「風範主義者」(Mannerist)(圖八、九)。
圖八:聖母像
圖九:聖母像
巴洛克時期
由於經驗主義影響了巴洛克時期的藝術思想,呈現出強調感官效果的作品常獲得普遍的認同。在建築及藝術上都出現以視覺效果取勝的設計,如:建築師波諾米尼(Borromini)及畫家盧本斯(Peter Paul Rubens)做為代表。一般而言這個時間的作品並未呈現出內在精神深度。
這個時期的哲學發展出現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兩大主流。值得注意在理性主義中唯心論哲學家萊布尼茨提出的「身心平行論」,將物我之間的關係做了一個想像的聯結。他認為當人心裡想到「指頭動了」當下,外在肉體的指頭正好「動了」,這兩者的同時發生都是上帝同時賦予的天生機能。於是主客體的關係被賦予了一個唯心的結合。這個觀點將外在物體與內在心智區分為兩個領域,一個是實質上的、一個是精神上的。兩個領域的對應關係影響了後來康德的哲學觀,開啟了人心智中內在直觀如何與外在事物發生關係的解釋。
啟蒙時期
啟蒙時期在哲學上及科學上都為了後來的現代世界(Modern world)奠定下基礎。特別在哲學上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哲學家康德提出純理性批判中延伸了萊布尼茨兩個領域對應關係的概念。他將人的感知中區分出十二種範疇(catalogues),並認為人可以透過將腦中存有的範疇來對應感官經驗獲得認知。舉例來說:當我們聽到鐘聲響三聲時(感官經驗),腦中的範疇(catalogues)可以將它轉成理性的理解 ”目前是三點鐘”,從感官到認知的轉換,康德提出明確的對應關係,去除了神賦天然機能的唯心說法。人類從對外在物體的認識轉向對內在主體的認識上去研究。提出「藝術只是一種認知模式」的說法。
當人類逐漸瞭解內在心智如何與外在事物建立起認知關係之時,德國理想主義(German idealism)哲學家費希特轉向認定只有存在人類認知的部份才是「實存」,即柏克萊的想法「存在即是被感知」。換句話說,外在事物並不真實存在,只有人類心智感知到的才是實存,因此他提出了唯心的「超驗的自我」說法,現象世界只是存有世界的表徵,存有世界是一切心智活動產生的,世界等於集體心智的總和。繼而謝林、黑格爾將這種以主體感知的唯心論繼續發展,黑格爾提出了「藝術是心智的展現、並非技術的表現」的說法。因此強調心智展現追求心靈崇高境界的德國浪漫主義藝術家,在這個時期所呈現的都是強調內在直觀的心靈圖像,而非真實的自然外貌;企圖營造自內心深處所傳達的境界。(圖十, 十一)
圖十:泰納/
暴風雪中的汽船
圖十一:佛.
雷德瑞克/西里西亞山景
二十世紀初期
二十世紀初期的表現主義受到德國理想主義的影響,承繼了「時代精神」形而上的想法,同樣認為藝術家是透過接受時代意志的影響來創作作品。這個時期的藝術家急於擺脫古典文化的影響,企圖以內在心智的直接呈現來創造符合時代精神的新造型藝術。在建築上尤其明顯,著名孟德爾頌的愛因斯坦天文塔。布魯諾.陶特的天堂之屋都是表達這個時期的作品。(圖十二 , 十三)
圖十二:愛因斯坦塔
圖十三:天堂之屋
二十世紀後期
現代主義的強調的機能及技術取向在二次大戰之後提出修正,特別在現代主義大師科比意興建的廊香教堂中反映出造型與技術的結合,為晚現代主義帶來新的發展趨勢。雪梨歌劇院是薄殼技術與造型展現的新可能,創作者的意志展現在晚現代時期又承繼了表現主義的傾向。(圖十三
, 十四)
圖十三:廊香教堂
圖十四:雪梨歌劇院
七十年代
結構主義者延續康德將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合併的認識論觀點,提出人類心智具有認知結構。認為人並非被動接受認識,乃是把結構加諸於實體之上來產生認知。基於這個觀點,亞歷山大提出了模式語言的設計方法,企圖對古代建築物遺跡整理出「語言模式」,提供設計者因應各種設計條件「context」下,對應適合的「text」。成功地解釋了設計者從古至今內在直觀創作的始末(圖十五)
圖十五:模式語言
結論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