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 takamatsu 高松伸
生平簡介
1948 生於日本
1971 畢業於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建築系
1979 畢業於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建研所
1980 成立高松伸聯合建築事務所(Shin Taksmatsu Architect & Associates)
1988 成立高松計劃事務所(Takamatsu Planning Office)
1989 獲得日本建築學院(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年度獎
1993 於柏林成立Takamatsu + Lahyani Architects Associates GmbH
1994 獲得京都地方文化服務貢獻獎(Kyoto Prefecture Meritorious Cultural Service Award)
1995 成為美國建築學院名譽成員(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Honorary Fellow)
建築成就
高松氏的建築往往具有紀念碑的形式,以精緻的工藝及超尺度的機械形式,表達對都市的無望,悲觀.他的建築試圖壓倒或脫離周圍的環境,以尋找未來的不可知性.其建築作品最顯著且令人感受強烈的為充滿古典機械意象的造型語彙,誇張呈現的建築形式且與機能毫不相關,其目的,乃是為了藉誇張的結構,於都市中表現虛幻的景觀以為對抗,使人們面對這些充滿令人眼花撩亂細部的空殼時重新思考.
重要作品
ARK牙醫診所,1983
此作品為其早期最為人知的代表,類似巨大蒸汽機或火車頭是最常被認為的意象,於京都這個寧靜的環境投下一個景觀炸彈.
Origin,1986
此案基於業主的要求:於此區創造一個抽象且獨一無二的形象,於是產生.
Week,1986
Kirin Plaza,1987
Syntax,1990
Shoji Ueda Museum of photography,1993-95
與其先前作品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格,或許是受到低限主義設計的趨勢影響.作品中藉混凝土質感與水池映照出的山脈,傳達出呼應並融入環境的意圖,相較其於都市環境中採取的對抗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參考書目
寺松康裕編(1991)"JA-建築年鑑1990",東京:新建築社,pp150-153.
Philip Jodidio(1999)"Building a new Millennium",Taschen,pp478-483.
Dr Andreas C Papadakis(1988)"Japanese Architecture",London:Academy group LTD,pp68-69.
魏光莒譯(1987)"日本當代建築",台北:詹氏書局,pp277-279.
武云霞(19**)"日本建築之道-民族性與時代性共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pp6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