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gfried Giedion
基提恩 (1893-1956)
生平簡介
Giedion,瑞士人,1893年四月十四日生於瑞士的Lingnau,在瑞士與德國受教育。
Giedion是瑞士一位實業家的兒子,曾在維也納(Vienna)學習工程,1913年進慕尼黑大學,在Heinrich W*lfflin的門下專攻美術史,在史學名家的傳授中他獲得自己對藝術史的意義和價值的見解,以此為據,繼續研究,在此過程中他獲得深奧的知識,讓他能闡釋活的歷史價值對於進步中現代事件的面面觀。因此,他將自己和那些傳統理論的藝術觀形成強烈的對比,認為藝術現象的判斷要與時間和空間相隔離,甚至於應以抽象和美學的標準來判斷。
1922年、他提出他的第一篇學位論文之後就展開了殷勤的著作工作。 1928年參與CIAM,自第一次會議到第十次一直擔任書記長職務,直到1956年CIAM解散,他與柯布西耶、葛羅培斯等人與世界第一線上的建築師們為了近代建築的發展與人類環境之創造共同努力推進。 Giedion不只是喜歡和建築師和都市規畫師保持密切的關係,甚至當時那些為整體創造英雄時代的畫家與雕刻家也都是他的伙伴和朋友。
在1933年在雅典召開的CIAM會議中提及城市的基本問題,根據三十個都市例子作分析討論,此次,Giedion在辯論會中表現活躍,提出了他對都市問題精闢的見解。 1938年曾任哈佛客座教授,並擔任Charles Eliot Norton紀念講座,亦即是「空間、時間、建築」這部巨著的發表。
1941年「空間、時間、建築」正式出版,此書後來幾乎成為學習建築的學生必讀之聖經。其重要的原因乃在於它的廣泛性與非教條式的研究態度,有一種對環境的建築與都市計畫的堅定信念,他為那種純消費的商業化和簡化的設計過程,提出了一種警惕性的回顧,特別對那些走在現代建築與都市化發展前端的國家們有種特別的意義。
1948年出版「機械化支配一切」—匿名的歷史貢獻(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一如在「空間、時間、建築」中,同樣以開放性的態度來觀察,主要對機械化的人類活動的各階段中,歷史和現代的共通現象作詳細的探討。
1948年之後擔任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之教授。 1956年Giedion與世長辭,世界喪失了一位果敢明智的建築評論家。 Giedion對建築的價值有深切的認識,為了擁護創造的事物,為了向世界表白,他張起了挑戰的論陣,他是一位冷酷嚴厲的事實主義架構中的歷史學家,更是一位以現代所含有的創造潛力鼓吹和激發靈感的觀察家,葛羅培斯稱:「Dr. Giedion是世界公認最具洞察力的建築評論家和歷史學家」。
Giedion於其晚年,恰如具創造力的藝術家,對原始藝術寄予強烈的關心,尤其是注意美術中的象徵與空間概念的發生,對Giedion而言他仍未能交代的問題,可能就是他晚年著作中所指的:如何依人性中所潛在的能力,即對「原始」的頓悟與「機械化」的理解,將人類從現代的思考與感情的分裂的社會弊端中拯救出來。
重要著作
時間、空間、建築(哈佛大學出版1941) 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bge機械化支配一切 (1948) 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a contribution to anonymous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華德.葛羅培斯作品集 (1954) Walter Groupius,Work and Teamwork,Reinhold Pub.New York Architektur und Gemeinschaft,Rowohlts Deutshe Enzyklopaedie Vol.18,Hamburg(漢堡市 1955)
The Eternal Present,Vol.1 The Beginning of Art,Pantheon,New York(1962)
The Eternal Present,Vol.2 The Beginning of Architecture,Pantheon, New York(1962)
參考文獻
時間、空間、建築,孫全文、王錦堂 合譯(中文版1983) 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 Sharp,Dennis ed.(1991)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 and Architecture,New York:Whitney Library of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