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an Hertzberger (1932~)
黑茲貝格(Amsterdam, Dutch, 1932)
生平簡介
荷蘭人,1932年生於阿姆斯特丹,為當今歐陸最重要的理論家建築師之一。在1959年至1963年間曾經追隨范艾克(Aldo Van Eyck)等人,共同編輯荷蘭著名的”論壇”建築雜誌(Forum),1970年之後返回母校代爾夫特(Delft)科技大學任教至今,多年來履履應邀在歐美名校擔任客座教授,最近他在阿姆斯特丹創辦了最引人矚目的建築教育機構” 伯拉格(Berlage)建築中心” ,吸引歐美各地學者精英匯聚一堂,與英國的AA形成相互抗衡的狀態。黑茲貝格作品多且精彩,主要多關於學校建築及社會福利住宅。他的設計哲學偏向理性主義,作品風格高雅樸素,個人喜歡模具化的預鑄組合建築,空心磚、玻璃磚等、穿孔金屬板鐵件等:最近作品手法更加開放自由,色彩應用更加豐富,如荷蘭南部布瑞達鎮的蔡斯戲院與烏登鎮的馬肯特戲院等,表現出他泉源無盡的創造力。黑茲貝格早期作品反映出由單元堆疊構成整體的形式特徵,這個特徵自然是結構主義關於形式邏輯推演的結果,但黑氏將這個原則更進一步發展成一套完整的『形態學式』(Morphological)的美學主題。這套美學觀一部分承繼自結構理性主義(structural rationalism)的傳統如維奧.勒杜(E. Viollet-le-Duc)、荷塔(V. Horta)及德克(Duiker. Jan)等人關於誠實表達結構與材料的美學理念,黑氏融入了結構主義的形式邏輯將之發展到了極致。從建築量體的堆疊乃至於燈具的構成,黑茲貝格皆忠實表達了構造清晰即是美的哲學。黑茲貝格的設計哲學受到世界性的肯定是無庸置疑的,可從他曾經十多次獲得歐洲重要的設計獎賞,並參加二十多次的歐美日各地重要作品展覽的成績看出。
建築成就
1958 畢業於代爾夫特科技大學
1959~1969荷蘭建築雜誌”論壇”編委(與Aldo van Eyck,Jaap Bakema等人共事)
1965~1969在阿姆斯特丹建築學會任教
1970至今代爾夫特科技大學(現在的代爾夫特大學)”傑出教授”
1979Merkelbach獎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6至今日內瓦大學”傑出教授”
1990至今阿姆斯特丹的伯拉格學院(Berlage Institute)院長
1991榮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授予榮譽會士
1993獲德國柏林藝術學院榮譽會員
重要作品
Weesperstraat Student Accommodation, Amsterdam, 1959~1966
—獲阿姆斯特丹城市建築獎本案的設計動機是創造出一條走廊式街道,這可以被視為居住街道的原型,既沒有機動交通的干擾,還能看到老城的屋頂景觀。
Centraal Beheer, Office Building, Apeldoorn, 1968~1972—獲Eternit獎公共可進入性的原則,可以在本案中取得一個相似的結合方式。也就是說,你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逐漸而分步驟地進入這座建築物。Vredenburg Music Centre, Utrecht, 1973~78—獲Eternit獎本案試圖避免進入一個音樂聖殿式的傳統音樂廳,沿著走廊的許多入口同時也通往廣場,當它們全部打開的時候,使得建築物成為街道的一部分。Apollo School:Amsterdamse Montessori School and Willemspark School, Amsterdam, 1980~83—獲Merkebach獎與阿姆斯特丹城市建築獎學校入口附近的每一種踏步和牆上的凸出物,都會成為孩子們坐的地方,特別是如果有一根柱子提供保護和倚靠的時候。De Evenaar, Kindergarten and Elementary School, Amsterdam, 1984~86—獲Merkebach獎兩座樓梯的並列暗示把欄杆作出相同的彎曲,這使得樓梯平臺上的欄板彎曲而形成兩個可以坐的地方。
圖片資料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參考資料
Herman Hertzberger主編;仲德崑譯(1996)建築學教程—設計原理,台北:聖文書局,pp.92~170、pp.126~127。
Dialogue(12)建築雜誌,台北:美兆文化事業,pp.14~37。Kenneth Frampton(1985);賀陳詞譯,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台北:詹氏,pp.525~529。
Wim . van heuvel,〝Structuraliam in Dutch Architecture〞, Uitgeverij publishers , press,pp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