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Yeang 楊經文 (馬來西亞, 1948- )

生平簡介

建築成就

建築理念

      地域性的設計觀念地域性建築是在追求其無形的地方場所精神,這個觀念是能夠反映出當地的區域情況及文脈,並與當地的真實情況及深刻感受產生密切的關係,使其在特定的地區能夠經由其造型美學、組織構造、技術團體及材料來達到欲追求的建築涵義。而這個建築物必須能反映出當地特有的自然型態、社會情形、經濟以及政治狀況;自然型態包括了當地的氣候、地形及生態,而一個進步的設計,是應該考慮到未來這些因素可能對建築物的影響。在都市環境中發展當地特定的建築語彙時,通常是以太陽光角度的詳細分析、風的動態、上升暖氣流的特性為根據,但這還不能建造出屬於當地的建築,還必須包括當地具自身特色的美學,這才能夠顯露出其特別的地方性色彩。建築物必須考慮到自身的系統,這個系統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封閉形的建築物,一種則是開放式的建築物。

      開放式的建築能夠達到環境的滲透,這就像一個篩子一樣,能夠使外部氣候及內部空間之間互相流通交換,使內部空間的情況達到一個最合適的狀態。我們必須為這種新建築型態作準備,更重要的是建築物對於當地環境、文化背景以及社會問題的反應;這些都是我們建築師工作的責任,而這將使得地域性建築真正的產生。〈翻譯自Kenneth Yeang (1987) Tropical Urban Regionalism〉生態氣候型的摩天大樓什麼是設計時必須考量氣候的正當理由? 最明顯的理由是為了降低建築物在能源消耗上的花費,其他的理論來自於高層建築對於使用者的衝擊,因使用者感受到高層建築外部氣候所造成的影響。更多的理由是有關於生態學方面的;設計時若將氣候考慮進去,則可以藉由非機械式的構造計畫來使德能源消耗達到減少。最初的研究與發展集中於理論上的生態建築設計及建築環境,最常做的就是將植物與建築做一整合,但這前提是這些植物應該是其當地的植物,我也主張植物應充分地被引入建築物之中。我的另一項觀點是建築物多變的外觀設計,不只是變化的空間,或是剩餘的空間,都會有大的天窗、深凹的陽台以及空中庭院,達到自然的換氣通風。而這些變化的空間則使得建築外觀產生明顯的層次性,減輕單調與複雜立面之間的衝突。深凹的陽台則是熱帶地區生活的最大建築特色。

      生態氣候型都市生態氣候型都市反映在人類對環境的改變;在這都市中,建築所扮演的角色是在證明以及設計新的構造系統,並對當地都市氣候環境的應對,以及反抗既有的標準以改進目前對生物氣候控制的層次。〈翻譯自Kenneth Yeang (1994) Bioclimatic Skyscrapers〉生態氣候感應- 非機械式低耗能摩天大樓這種新型態的高樓對於業主的好處在於它能減少營運維持的費用,因為非機械式低耗能的高樓在系統運作上甚至美感上的表達,都能隨著季節地點做適當的改變。氣候是除了地質狀況外最具有地區性特質的自然環境,此時,在熱帶地區可將服務核當成是陽光或是風的阻絕層,電梯大廳樓梯以及廁所區域也因而有獲得自然的空調及光線,而外牆的陽台以及大面積的戶外中庭也可以減少熱能的吸收。 〈節錄自褚瑞基譯 (1998) 生態氣候感應與摩天大樓

重要作品

      MBF Tower (Penang, Malaysia / 1990-3)

      Menara Mesiniage Tower (Selangor, Malaysia / 1992)

      Tokyo-Nara Tower (Japan 1997-)

      UMNO Menara (Penang, Malaysia / 1998)

      Central Plaza (Kuala Lumpur, Malaysia / 1996)

      Gamuda Headquarters (Shan Alam, Malaysia / 1996-8)

參考資料

      Kenneth Yeang (1987) Tropical Urban Regionalism, Theories and Mainfesto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D. Academy Editions,pp.146-148

      Kenneth Yeang (1994) Bioclimatic Skyscrapers, Theories and Mainfesto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D. Academy Editions, pp.164-166

      James Steele (1997) Architecture Today, London: phaidon, p.499

      譯 (1998) 生態氣候感應與摩天大樓,Dialogue建築雜誌, 8月,pp.51-81,p.136

      金光裕譯 (1998) 與楊經文博士的對話節錄, Dialogue建築雜誌,12月,pp.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