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蒂亞基金會
Fondation Cartier (Paris, France, 1984-1994)
建築設計:Jean Nouveal
基本資料:
Fondation Cartier在1984年被建造,在1994年由努維爾設計完成在巴黎,建造地點位於261, boulevard Raspail, 法國巴黎第14區;Fondation Cartier這棟建築物的基地是深具有具有歷史性(19世紀著名的法國詩人Chateaubriand住在這裡並且在這基地上種植一些大的杉樹)。Cartier這名字是表示在建築物線內部具豪華性的辦公室意象需要特殊的裝置。這塊基地原本是美國文化中心的所在,後來將土地出售給一家保險公司並搬到巴黎東南方的Bercy。原本這家保險公司計畫興建的是一棟厚重的大型建築,但遭到鄰近居民的反對而作罷。後來保險公司又轉賣給卡蒂亞集團,總裁A. D. Perrin計畫興建一棟企業總部與一間藝術展示館,於是找努維爾來幫他設計建築。這是利用鋼鐵和玻璃為主的輕巧的建築物,用玻璃和純鋼鐵格子來構築,它利用650公尺-噸的金屬和5000平方公尺的玻璃表面且具有1200平方公尺的公共性空間,在樓地板方面全長共16公尺,而其厚度只有42公分(8.5英吋)而在建築物正面平行方向的玻璃窗格是分別組合、建立起透明的天際線及公園。而努維爾利用透明與光的手法來設計完成建築物而多的展示廊是具有非常大的彈性傾向於接受當代建築的發展。
設計理念:
努維爾思考今日的建築物能透過設計手法能具有遮蔽之功效,以便加入人性尺度的情感。而這建築物是用玻璃來構成它的外觀而玻璃亦是組成這建築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尺度之下盡可能去提供輕巧而且活潑的想法和思考方向。這大塊透明玻璃的建築物是20世紀建築師們在這裡所喜愛並且缺少的建築物;建築物空間是空的。在龐畢度中心建造完成20年之後建築設計變得更謹慎、細心,來要求、思考讓建築物加入感情、創造力和想像力這是在當代必須繼續發展的文化。努維爾基本上想藉這棟建築傳達〝透明性(transparent)〞的概念,因為原本的基地在附近居民的眼中是個很有感覺的公園,再加上基地前方有一些19世紀著名的法國詩人Chateaubriand親手種植的杉樹,更使得居民想保存這個心目中理想的公園,而努維爾必須面對在這區域鄰近居住的83個群居者來解決居民的需求。因此努維爾在設計及興建的過程中,保留了大部份的樹,而將建築物置於樹叢中,並採用透明性的手法讓視線所及都是綠意。
設計手法:
努維爾以三條平行線橫穿基地,這三條平行線由很薄、很輕且透明的玻璃及鋼桁條所構成的,其中一條平行線因應巴黎建築線的規定緊貼建築線而立,另外兩條則將主體建築包圍起來。整棟建築物看起來就像是一層層的玻璃屋,你可以透過第一道玻璃看到樹,但那棵樹其實是種在第二或第三道玻璃後的,努維爾使用對稱的方式來種樹,使觀者看到樹時會產生不知那一顆才是真的樹的幻象,令人捉摸不定。這種情形也發生在映照在玻璃牆上的天空,讓人感覺整棟建築好像是透明的。這棟建築除了外觀透明這個特點之外,還有一點較特別的是,它並沒有室內梯,只有戶外的樓梯,也因此擁有自由的室內平面。又因為那兩條平行的玻璃牆比主體建築還長,從外面看就好像將樓梯包被起來一樣,讓你感覺好像在室內又好像在室外。就這樣努維爾在這棟建築上大玩虛擬(Virtuality)與真實(Reality)間的遊戲。努維爾將藝術展覽的空間放在一樓及地下一樓,一樓挑高8公尺,且外牆設計成彈性可移動的玻璃外牆,並不做任何的室內裝飾,供展覽單位自由發揮,如果需要開放性的展示空間,可將玻璃外牆往兩側推開;如果需要隱密的展示空間,可在玻璃外牆內側的遮陽幕拉下,適用各種需求。
綜合評論:
努維爾設計的Fondation Cartier的基地位於我們在巴黎蒙帕那斯(Montparnasse)上課學校的對面。自從巴黎刻苦行的旅程來到巴黎後就深深感覺到巴黎大部份的建築均是屬於年代已久而保留下來的建築物(博物館、美術館、歷史性教堂、廣場、公園……等)不勝美舉,而且努維爾的設計非常重視基地本身、鄰近建築物的歷史性。我覺得這建築物是非常醒目的一片玻璃且立在學校對面而這片玻璃背後又包圍著建築物,而又深具虛體部份;努維爾在這設計案當中除了表現重視建築基地的歷史性外亦利用玻璃和建築物的虛實關係來達到其設計理念,努維爾的高科技手法它的玻璃雖多但在每一個玻璃格子上具有一種幕廉可自動控制來遮陽,且在鋼鐵和玻璃接合處的細部我覺得是努維爾喜歡運用的高科技設計手法,當然這也是我喜歡的一點。
參考資料:
Oliver Boissiere (1996) Jean Nouvel, Paris: PierreBayard Press.
Yoshio Futagawa, Takashi Yanai (1996) GA Document Extra 07 Jean Nouvel, Tokyo: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