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 莊亦婷教授 指導學生參加「千塘之介 十校聯合建築工作營 」 榮獲 佳作【Federico Cribiù、李昱辰、王亭琦、陳昰勳】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工務局

共同主辦: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銘傳大學建築學系、中華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逢甲大學建築學系、聯合大學建築學系、桃園創新技術學院室內設計系

競賽名稱: 千塘之介  十校聯合建築工作營

競賽主旨:

隨著桃園升格為直轄市之後,桃園市的都市及過去千塘之鄉的鄉村農業地景即將面臨重大且快速的改變。作為台灣的國都之門,桃園更需要對於城市文化的自明性,區域競爭與國際化發展方向提出創新的城市經營發展與治理政策,重新思考桃園未來的城鄉地景風貌可能性,因此藉由「千塘之介」系列活動目的在透過建築大師演講、聯合工作營、成果展覽等形式,思考桃園市未來環境品質的提升、形塑空間自明性,並提出適宜當地自然環境之居住型態。

【獎項】: 千塘之介 十校建築工作營 佳作

學生:  Federico Cribiù、李昱辰、王亭琦、陳昰勳

指導老師: 莊亦婷老師

作品名稱: 埤塘教室 — 埤塘社區 結合校園之桃園水岸新生活

設計概念:

基地位於桃園,氣候無明顯的乾季,屬台地地形。因此降水無法獲得妥善保存利用,又因土壤性質不易透水,成為居民在農地上開築埤塘貯水以供農業灌溉及漁業養殖使用的最大原因。造就了埤塘文化,有千塘鄉的美稱。桃園屋應因應桃園獨有的特色地景,創造出屬於在地的特色住宅及獨特的生活型態。

傳統埤塘為獨立的存在,日治時期埤塘藉由水圳相連。使埤塘灌溉效益提升,生態圈擴大、農村聚落形成。都市發展後,計畫道路、建設及公共設施規劃後,將原本農村聚落切割,因此產生許多三兩成群的「埤塘聚落」。埤塘聚落具有水循環利用的潛質為基礎,將埤塘再次復甦且有效發揮其價值,讓此區域發展成屬於桃園獨有的「低碳社區」。

過去農村聚落型態,產生一村落一小學,「埤塘聚落」通常臨近桃園的鄉村小學。近年生育率下降,導致少子化問題,造成中小學人數銳減,出現減班校園閒置的問題。將這些鄉村校園的圍牆打開,與低碳社區串連。讓居民可以妥善利用校園的空間。也將學生活動帶入低碳社區內,社區居民充當教育者的角色,創造一個新的桃園生活及教育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