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思想的物化

1.真的不二思想轉化

金克木光生在(略論印度美學思想)中提到:

1.喜成為人生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藝術賞析得到同修行入定一樣的精神境界,這成為近一千年間印度美學思想的主要線索。

2.它必須捨棄個人,物我雙亡,主客盡泯之後才能獲得。(無我論)

佛教的美必須在普通美被否定後才能達到,真的不二是藝術及一切問題包括事物的型態,人的行為評價標準。

因此,傳統印度佛像總是以表現安詳、 平靜、清明為目的,而採取嚴謹對稱, 穩定的形式,這是佛教層次最高的美。

中國禪宗繼承了佛教這種不二的藝術鑑賞哲學,但同時做出了中國人的轉化(融入自然性),以自然性作為更具體的評價目標。

 

2.中國的自然之性

(1).隨緣運物

(2).人性的揮灑

二者皆以自然之真理來看待,故如圖12以自然性之生機為素材,全無正統佛像莊嚴神秘與神聖甚至恐懼的威聶,有的只是對自然本性熱愛的真誠展示,其中包含對簡捷、素樸的質與形式之讚頌。然而,自然伴隨著自由之意義,十分隨意的形式排斥了傳統中那種極端對稱之美。

 

                                

1      牧溪的六個柿子以自由的生活氣息表 自然                                                     圖二 以百姓形象表現之劈柴的

            性,取代正統佛之形式。                                                                                       宗教化身六祖,表現自然自由

                                                                                                                                                  之形式。

 

             唐中期之後,中國思想趨向探究新的人文精神與形象的努力。從根源去探究人的理想,如韓愈的原道、原人、原性,必須注意這樣的背景,禪宗的 自由是要在否定形式主義等一系列僵化思想的前提下才能顯現出其正確的形式與意義,這是絕對不同於極端放逸的自由意識的。

研究繪畫等具體的物化形式,意在使我們更加正確地體驗新的中國禪形而上的思想,以及與其對應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形而下的表現型態。顯然,禪寺的佈局應是在此普遍意義之內的。 

中國禪宗是徹底的吸收了佛教中的真心一原論(不二論)的哲學,同時又依據中國文化進行巧妙轉化的結果。它利用不二的徹底否定,拋棄了佛教原始的而大膽的導向現實生活的 有。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