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專題研究 指導老師:
施植明教授

a8913018 李擴
 

台北城的變遷

前 言

台北城是清朝政府所規劃的最後一個府城,後來又成為日本政府全力經營的殖民城市,作為統治的象徵。在國民政府遷台後這五十年,台北城不但再蛻變為中華民國的執政中心,在商業與交通的發展上也在整個台北市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若是我們將時光回溯至一八七零年代,台北城牆還未築起的時代,我們所看見的不過是一片荒野、池塘以及墓地。但是在這短短的一百二十年,靠著人的力量,台北城造就了今日的成果。

 

1.台北城的興建

清代:根據台北府第一任知縣 - 林達泉對台北府城的規劃,府城坐落在艋舺和大稻埕之間平野上。如此可使得艋舺與大稻埕兩方為府治所在地的爭奪擺平,而完全新建的社區的規劃建設,也較沒有包袱。
莊永明的《台北老街》中有德國人Alfred Schinz對台北城方位的解讀:「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為背,淡水河為水的風水觀而設計的;因為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東旋十三度,用以避凶。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的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至於北門之所以名為承恩門,也是因為要遙望著北方政權 - 北京(承恩)的所在。

 

2.清代的台北城


1879 - 清廷批准沈葆楨之議設台北府。
1878 - 台北府第一任知縣林達泉上任,將台北府城規劃在艋舺和大稻埕間的平野。
1882 - 台北城牆開始興建。
1884 - 台北城牆完工。
1887 - 劉銘傳就任台灣巡撫,奠定台北為省城之所在。
1891 - 邵友濂接任,正式奏請將省會設於台北 ,成為名符其實的省治。

 

3.日本殖民時期對台北城的改變


日本殖民政府在1895年統治台灣始,初期尚未有全面的都市更新計畫,但進行了應急的衛生工程。
不過為了將清朝統治台灣的象徵抹除,日本政府逐漸的將台北城內的官舍建築拆除,建立新的政府建築,其中在1904年時將城牆整個拆除僅剩下城門。日本殖民政府的官廳,一改清朝官舍的座北朝南方位,而改以「向北、向東」的座向。依據莊永明的說法,這是有其「北望日本」、「迎接旭日」的政治考量,「今天的介壽路(凱達格蘭大道)及仁愛路,即是表徵這種帝國意識的『都市中軸線』。」
在將城內建築拆除的同時,也依據著「南北兩分」的形式進行,將台北城內區分為南面的官署街和北面的商業區。

4.從清朝到民國城內的主要建築演變

城牆及城門:

台北城牆內建築部分:

清朝時期興建的建築不論官方或是民間使用,幾近在日本殖民政府的逐步拆除下蕩然無存。少數被遷移被保存在他處的建築有:
1 布政使司衙門的籌防局部分在植物園。
2 陳氏宗廟被遷移到大稻埕 -- 今天的陳德星堂。

5.城內民間街道部分的改變

1895年日本政府開始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後,便將台北城作為其行政中心,並且使其成為日本人聚集的城市。唯一開始怕引起台灣人的反彈,並沒有很快的採取拆毀城內建築的行動。

到了1901年,從拆除城牆開始,日本政府將城內的重要建築 -- 特別是清朝留下來的官舍建築逐步的拆毀,並且費了很多的力氣進行殖民政府機關建築的興建。

由此原本的台北城可說是蕩然無存。然而在民間街道的部分,在清朝時便開始有商業聚及的石坊街、西門街、北門街、府前街及府後街等,到了日治時期仍是主要的民間街道,並且經過了市區改正仍然保持原有的輪廓,除了立面被改為折衷主義樣式的歐洲風建築外,這五條街道也是後來本町、表町、京町、大和町及榮町的範圍所在。


清朝時期
圖片來源:引自台北市志



日治時期
圖片來源: 1914 新高堂書店繪,引自台北市誌

 

6.從城牆、三線道到捷運線的演變

1884年台北城牆完工到1901年日本政府拆除城牆,不過才17年的時間,然而由城牆所畫設出的城內範圍,並未因為城牆的消失而有所改變。日本人先是為了鐵道的通車,而將北門附近的城牆率先破壞,並希望拆除所有的城門。後來為了便利車輛交通的需求,遂將城牆全面拆除,在原地規劃為寬闊的三線道路,並在中央設置有植樹的分隔島。
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並未對城內的建築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從政府辦公建築、主要道路到公園綠地,大部分依照日治時期留下來的設施繼續使用。


清代


日治時期

捷運系統興建完成後的台北城


7.參考資料

莊展鴻主編,台北古城之旅,台北:遠流,1992。
又吉盛清,魏廷朝譯,台灣今昔之旅,台北:前衛,2001。
莊永明,台北老街,台北:時報,1992。
陳正祥,台北市誌,台北:南天,1997。
台北市文獻會,台北市志,台北:台北市政府,1991。

 

 

 

 

 

 

 

 

 

 

 

 

 

 

 

 

 

 

 

 

 

 

 

 

 

 

 

 


清代的台北城
(約1895年)

 

 


日治時期的台北城
19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