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當我們來到佛羅倫斯,總是一抬頭就能看到那橙色宏偉的圓頂,如皇冠般優雅地立於百花聖母大教堂上。這座建於文藝復興時期、讓古今佛羅倫斯人驕傲不已的教堂,卻是歷經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與數位建築精英一生的投注,才得以落成。在教堂完成五十年來,佛羅倫斯或甚至全義大利境內,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建造這座圓頂,則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尚未動工的百花聖母大教堂圓頂,成了當代最具挑戰性的建築難題。許多專家認為,建造這座圓頂簡直是不可能的絕技。即便是該圓頂的原始設計人,也無法就如何完成此一計畫,提出可行的建議。他們只是懷抱一種感人肺脯的信念,相信上帝總有一天可以顯靈來幫助他們。

        但是,在沒有鋼筋、混凝土等現代建材的時代,單以磚石與灰泥,在沒有電動吊車和鷹架的協助下,如何將三萬七千噸的大理石安然疊在五十多公尺的高空中?直徑四十三點七公尺,頂高五十二公尺的圓頂,又是如何六百年來,持續與地心引力成功對抗著?

        在文藝復興時代,「全人」的理想,物質與精神專精並擅,從未如現代之分工。除呈現社會背景、人事糾葛與工程管理制度之外,更讓人看到一位沉默寡言的天才,從被蔑視虧待、被同行扯後腿、被工人罷工,與自己的事業面臨危機等忍辱負重中,以不可置辯的物質體證明了自己。到如今布魯內列斯基的名字也許不是那麼為人熟知,但任何到佛羅倫斯的人,都不能不為那教堂的圓頂所攝服。

        本書中所介紹布魯內列斯基那工程師與發明家,在今天建築家心目中視為當然的工程技術,在過去卻是建築家的主要任務。因此每一座大型的建築都是對建築家的挑戰;在沒有靜力學又沒有材料力學的時代,建築家必須是天生的工程師,其後才是藝術家。建造像大教堂圓頂這樣的建築,所需要的結構才能與遇事膽識,不是常人所辦得到的。

        布魯內列斯基所建的圓頂在規模上是空前絕後的,在技術上捨棄鷹架是完全創新的,身上所擔的不只是一座教堂的成敗,還有工人的身家性命。要多大的信心才能在五十公尺的高空指揮若定?今天有這樣的建築師嗎?這不僅是大教堂的興建史,也不僅是傳記,更是一則充滿人性的精采故事。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