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園別館
張明輝 M9313108 / 何致仁 M9313212
壹、前言
松園別館座落在美崙山東南側,背山面海,遠眺太平洋,區內琉球松成林,已有九十年歷史。可說是花蓮市遠離塵囂、淨心消慮的寶地。松園別館因其交通不便,原是鮮為人知的神秘所地 。民國84年(1995年)退輔會擬與東帝士合與建觀光飯店,經媒體報導,民間團體「愛花蓮自救會」請命保護老松,退輔會首肯,民間團體開始注意松園的動向。 民國85年(1996年),觀光業者也指出松園腹地不足以闢建為大飯店,民眾也強調保護老松,反對開發觀光飯店,留做為市民休憩場所,縣政府在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中將之變更為公園。 民國86年(1997年),退輔會公告由東帝士集團所屬天祥晶華渡假酒店為合作廠商,由於民間藝文團體反對,地方政府、在地立委、退輔會、內政部營建署 、國有財產局等舉辦公聽會,建議停止旅館開發。雖經多方會談、激盪、辯論,退輔會仍不放棄在松園蓋旅館,省都委會決議專案辦理送審,呈現僵持狀態。 |
|
民國89年(2000年),民間藝文團體組織「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與縣政府一起向花蓮農場借用松園舉辦「漂流木環境裝置藝術展」,在農場同意之下,文創會積極籌劃展覽。同年6月,花蓮縣政府提出松園為「歷史風貌園區」。7月,文創會「裝置藝術展」開幕,為期一個半月的展出。8月,立法院永續組委員關心松園,文建會副主委羅文嘉至松園參觀,支持民間用藝術的方式利用閒置空間。 爾後,花蓮市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提出,包括港阜用地與松園別館等五項變更案獲內政部支持,85年11月通過內政部審查,松園別館正式畫設為「歷史風貌公園用地」。松園何去何從的爭辯終於告一段落,保留原有歷史風貌、活用做為藝文活動場所的發展方向大致抵定。 |
|
貳、松園的文化價值與再利用價值
一、充滿傳奇的松園
松園位於花蓮美崙山右側,背著中央山脈,面向太平洋。除了建築物令人印象深刻之外,最明顯的就是60餘株大片的松林,像綠色大傘般撐起,與蔚藍的海岸。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這裡除了松樹之外。尚有許多原生植物蔓生,像血桐、蕨類 芒草、榕屬植物等;其中以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為特殊,各種大小葉雀榕穿過水泥牆,伸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另外,美崙山一帶原為豐富的海岸林帶,由於移民和殖民的時代,帶來了外來的植物,也由於此地閒置十餘年,原生植物又茂盛起來,因此,其豐富的植物生態與族群的關係值得研究。 |
|
位於美崙山右側的松園.其中的松林已有八、九十年的歷史,日據時代開始就種植了,至於建築物則是在第二次大戰後期1942-43年的事,當時稱為兵事部,日本海軍303部隊曾駐紮在此。松園背山面海,環控花蓮港、南機場(今防校至南濱地區)、花蓮市,全面掌握陸海空軍事動態。現在松園後面的中廣、中華電信,是當年的「放送局」以及「海岸電台」,這個全方位的軍事重地,加上緊鄰著的自來水廠,可謂十足的「禁地」!極少人知道裡頭發生過甚麼事,現在連一張老照片都很難收集在耆老訪談中,許多的具體事實可以採信成為史實,有些則待印證,據說南太平洋戰爭的英籍、美籍軍官俘虜曾囚禁在松園(或現團管區)不得而知。有些傳說則使松園增添了許多淒美氛圍! |
二、藝術創作者發現松園的文化與美感價值
2000年七月至八月間,花蓮許多藝術創作者在松園舉辦「漂流木環境裝置藝術展」,最初只是單純的一個展覽,後來發展出各種藝文活動,經由參與在松園舉辦的活動,來自花蓮地方各社團的人士及民眾,在2001年成立了松園之友,一同關心松園的未來。
松園具備了深刻的文史與環境美感價值。按近五年紀事--民國84年(1995年)以來,花蓮市民對於此地要興建觀光飯店都持反對的態度,媒體報導也都站在民眾這一邊,但是對於後來的藝文活動則樂在其中,這說明了松園的文化意義和價值。
參、規劃理念與目標
一、規劃理念
1.參與式規劃精神 松園別館歷經滄桑半世紀以來,在文建會提出「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之下受到矚目。2001年10月22日花蓮文化局公告徵求園區整體規劃與修復的建築規劃專業,並與民間團體合作,共同將松園小心修復,保存其歷史風貌,喚起民眾的文化認同、審美情感以及肩負保護鄉土的責任,讓松園重新成為花蓮人親近而且值得驕傲的地方。 「閒置空間再利用」是一個新的觀念與政策,其他國家的優良典範,也都具有「在地」性質與條件,不可如法泡製,因此,這是一趟全新的創造過程,松園如何再現場所能量,成為花蓮人心靈的園地,有賴人民大眾、地方政府、規劃專業完美的合作。 |
|
2.以保護松園生態為最優先的思考 松園的美感來自於其成林的琉球松,而松樹生態的稀有和脆弱更顯得松園的美更顯珍貴,故整個松園別館保存利用的關鍵點在於松樹林的保存。本案的發展方向、實質規劃和未來經營管理計畫都應以保護松園生態為最優先考量。
|
二、規劃目標
1.提供歷史空間活用的良好範例
松園別館的歷史建築和老松樹所構成的場景,就像一首詩,訴說這裡的故事,松園的歷史空間不只是那幾棟建築物,更是整個松樹所包被的空間。今日能再進一步活用,便民眾親近她.發現其多元魅力。正是歷史空間活用的良好示範。
2.多元性藝文活動的串聯,展現文化產業動力
舉辦展覽、演講、表演等藝文活動,讓民眾進一步認識松園;也希望進一步吸引觀光客,創造出城市的魅力,能在文化的氛圍中發展出另類產業。
肆、松園介紹
一、地理位置
|
|
二、環境概述 松園除了建築物令人印象深刻之外,最明顯的就是大片的松林,像綠色大傘般撐起,與蔚藍的海岸,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除了松樹之外,尚有許多原生植物蔓生,血桐、蕨類、芒草、榕屬植物等,其中以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為特殊。各種大小葉雀榕穿過水泥牆,伸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 另外,美崙山一帶原為豐富的海岸林帶,由於移民和殖民的時代,帶來了外來的植物。以及此地閒置十餘年,原生植物又茂盛起來。因此,如此豐富的植物生態與族群的關係值得研究。
|
|
成林的老黑松是松園給人的主要印象 |
三、土地資料及建築概況
松園別館現址為花蓮市水源路26號,土地地號為花蓮市民勤段1364號,面積0.7312公頃(2157坪),內有日據時期歷史建築四棟。判斷約 興建於昭和18年(西元1943年,可能更早)。包括二層樓建築物一棟(主體建築),以及磚造木屋架瓦頂建築後棟,側棟建築各一。及一棟木屋。主體建築物之前有升旗台 、旗桿等。主體建築物為折衷主義形式的二層樓洋樓,主結構體 R.C造,木造屋架,雙邊走廊(拱廊);原有用途為軍事公務用,兼廚房、伙房、洗衣間、臥房等宿舍設施,建築面積370平方公尺,目前情況尚佳。後棟為通廊式日式磚木造建築,損壞嚴重,面積143平方公尺。
松園的主要建築 |
松園的附屬建築 |
四、潛力與限制分析
松園別館的特色有二:
一 其所在位置與周邊環境關係
二 其上特殊的植物生態。
這兩個特色是其潛力、也是其限制
伍、發展方向
1.文學藝術展演取向
以文學為主調,搭配藝術展演、文史展示、藝文咖啡廳、劇場創作、主題性個展為內容的花蓮文學館。
2.休閒取向
包括整理成功園或咖啡廳與此地的自然生態、文化藝術結合、可以聽風聲、禪聲、曬太陽、看海。
|
陸、歷史建築空間保存與改造
松園這幾棟歷史建築的價值是和這一片松林所構成的歷史氛圍,並非建築物本身很精緻或具時代代表性,我們認為不需要凝結時間式的原貌保存,而是以改造活用以搭配整體園區景觀。
維持松園的第一場景意像,主體建築應原貌修復,尤其是正面;但在後棟,為了提供較大平面空間、彈性使用的展演空間,可以做較大幅度的更新,側棟和小木屋也因應其空間使用做適當的改造。
一、空間使用原則
1.主體建築再利用─文學館
主體建築基本上原貌修復,打通封閉的後走廊,木屋架修復局部搭配天窗,使空間較為流暢、明亮。修復後做為文學館,提供展覽、講座、圖書閱覽等活動舉行。空間使用以展覽為主,包括一樓的固定展空間花蓮文史生態陳列室、特展空間,以及二樓的花蓮文使館作為資料蒐集中心、影片欣賞及會議空間或藝文教室使用等。
考慮殘障者使用,主體建築後側加一透明電梯。
2.後棟建築改建為多功能展演空間兼戲劇排練場
後棟建築連通後面戶外劇場,打通一廊道,成為半戶外空間,作為多功能展演空間兼戲劇排練場。
3.側棟建築─工作坊、販賣部
側棟建築目前被一棵大雀榕所纏勒,保留讓建築和植物共存。側棟建築整修作為工作坊(廚房)和販賣部,提供簡單點心飲料和紀念品販賣,增建的木構棚架,提供半戶外休憩座椅。
|
二、預期效益
1.透過詮釋賦予松園活力,再現它的場所能量
就城市的生命週期的觀點而言,松園歷經日據兵侍部時代,美軍顧問團時代,退輔會、戒嚴、解嚴各階段,它的興盛與凋零就在半個世紀之間,民主時代的來臨、世界的文化潮流的影響,無不招喚松園從頹圮中甦醒過來,現在,許多人期待在此舉辦展覽、講座、社區活動,也有想在此設立「身心靈」心理諮商工作室,以及藝術村,藝術工作室等,另外,花東文教基金會以松園為名,設立「松園行動美術館」;花蓮師院進修部素描班在松園授課,可見其效益。
2.提高松園的親合力與民眾可及性
松園因閒置太久被人遺忘成為破敗頹圮的廢棄空間,又加上長期為軍事使用,故使人產生疏離感。參與松園藝文活動之民眾越來越多,可見提高了松園的親合力與民眾可及性,同時花蓮的民眾對松園的歷史文化生態價值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它不再是個被遺忘的被唾棄的禁地。
3.引發民眾保護鄉土的歷史使命感
許多民眾非常關心松園整建與再利用的規劃,經常有民眾親自到松園與協會工作人員談論這裡的歷史,建物的結構,屋瓦造型等,並提供整建與再利用的意見。
4.閒置空間再利用觀念的普及及效應
因松園修復後之連鎖效應,引起花蓮各地區相互仿效「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文化操作方式。
柒、環境藝術作品
|
[環境藝術] 陳品言 筆記花蓮
<作品位置> 二樓,歡迎來發現 |
|
[環境藝術] 楊叔芳 昨日
<作品位置> 在往二樓之間,一起來發現 |
|
楊春森個展∼∼飄
楊春森以光纖製作成一座一座"水母"飄在松樹林和老房子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