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淡路夢舞台 安藤忠雄
著手設計夢舞台時,首先浮現在腦海裡的畫面...那是被海與綠團團圍住的廣大庭園。夢舞台的基地位於面向
海的絕佳地方。然而在1990年開始設計之前,這個地方是廣達140ha一片荒涼採石場的舊址,說實在的,當
時作夢也沒想到,十年後的今天竟然會復建成綠色油然一片的森林。現在一看到他成為淡路花卉博覽會的會
場,被欣欣向榮茂盛的森林圍繞的夢舞台。想到當年為實現計畫時,面對種種困難而不惜代價克服,因著綠
化和建設工程而奉獻的朋友們,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令人感概萬千。
1995年1月17日,淡路島北部的那次地震,侵襲了阪神淡路地域。當時的計劃是夢舞台為了配合明石海峽大
橋預定1998開通,而也使國際花卉博覽會(淡路花博)能同時開幕。當時已完成設計,並且進行到就要開工的
階段,乃因遭受到為曾有的震災,不得已只好變更計畫並延宕2年。地基內也發現新斷層,因此我們一面避
開斷層,並更加強化全體防災機能,最後做了震災前與震災後兩個不同的實施計劃。
夢舞台是由國際會議廳,飯店,各種類型的庭園和廣場,溫室,室內外劇場等所構成的復合設施,同時也與
鄰接的廣大國立公園和縣立公園形成一完持整巨大庭園。以一機能性計畫本身,基本上和震災前並沒有不同
,但在震災後新設了名叫百段苑的大花壇。這座花壇以段狀形式埋在瞭望良好的陡坡面,這樣做的目的在於
為了不讓每一個人受到地震的體驗而風化,反而是被四季的各種花卉所彩繪,能慰藉因震災而死亡的千千萬
萬孤魂,作為夢舞台的象徵,乃將此花壇設於這庭園的中央。
日本神話中淡路島被認為是日本誕生的島,位於瀨戶內海東端,自古以來就以氣候溫暖,及得天獨厚的自然
環境而聞名。1998年世界最長的吊橋明石海峽大橋在神戶開通,現在從大阪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到達。
夢舞台的地基是從1950年代起以30多年的時間陸續用土砂填平而成。而這些土方來自曾經用來填平戰後高度
持續成長中的大阪灣區廣大的新生地。其間運出的土方約10600立方公尺,相當於甲子園球場的170倍。削掉
了整座山而剩下只有連一點生命氣息都感受不到得焦黑岩盤以及站都站不穩的陡坡。夢舞台的原創意,在於
要再度利用被人類蹧蹋而破化的土地使其再生。1994年在建設工程尚未開始之前,就先在30度的陡坡上,栽
種了超過25萬株的10公分高樹苗。這正就是嘗試先從樹苗造林邁向理想的第一步。並不是一邊開發一邊破壞
自然環境的作法,相反的是一邊使自然再生,而一邊是在破壞自然環境的爪痕,在中間融入新的人民交流舞
台。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由中央與兵庫縣以及各階層的專家,施工怎,勞動者等,龐大的人員竭期所能才使
得夢舞台誕生。
這裡的主角是森林和自然。因此,將可容納的600輛汽車停車場及機械室等建築物儘可能埋在地下。超過計畫
所需要的機能,將形形色色的建築物或庭園重疊,表達出從震災前到後,使其成為具有一連貫性的設計主題。
整體設計主要是想要讓訪客透過各種不同的自然,而能感受到設施內外,也感受到貼身環境的重要。21世
紀
已不再
是置之不理,自然環境就會自身營造的年代,每一個人都要以強烈的意志積極的和回境共存才對。誕生
於2000年這個節骨眼的年代,期盼今後超越千年時光被水與綠圍繞著,從而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