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批判性的地域主義 以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為例 指導教授:施植明 研究生:黃哲淵
|
||||
附圖一,竹林養護院
附圖二,礁溪林宅
附圖三,羅東高中音樂美術館
附圖四,傳統藝術中心位置 |
只有一個活生生的文化同時忠實於其源流,而又已準備就緒於藝術、文學、哲學和精神層次的創造性,才能夠支持與其他文化的接觸,不僅僅是有能力支持而且可以賦予這種接觸意義。 保羅.李柯爾(Paul Ricoeur) 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從日據時代開始到今天民國九十年代,就像一幅世界建築的拼貼畫一般。舉凡歷史上叫的出名的像國際樣式、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或Hi-Tech建築在台灣恣意蔓延,卻大都只能接收別人二手的思想,且往往是最差的部分。後現代主義運用歷史性元素希望重建人類主體與真實性的關聯,在台灣卻淪為歷史樣式的抄襲,巴洛克、Art-Deco爬在嶄新的大樓上充滿荒謬的隱喻,馬克思有關經濟決定上層文化的理論,卻在資本主義的台灣體現。 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中卻出現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子,也就是所謂的「宜蘭經驗」。宜蘭在十年前大家對它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一個農業縣的狀態,相較台灣西部「繁榮」的發展,它可謂處於一種工商發展落後的邊陲處境。但在主政者立場鮮明的政治立場下,宜蘭卻呈現一種另類的發展模式,宜蘭縣政府在其中扮演改革者的角色,提出整體發展的願景,宜蘭的環境品質與公共工程的水準代表主事者永續經營的理念。從冬山河親水公園、羅東運動公園、新縣治園區、傳統藝術中心及一系列的學校建築,這些都代表宜蘭縣政府持續打造家園的企圖。其中像「宜蘭厝」的活動更吸引大批年輕的建築師參與,蘭陽平原頓時成為年輕建築師追求的新舞台。而這種多元的建築風格,結合對地方歷史傳統的尊重與自然及物理環境的瞭解及對當地營建材料的熟稔,明顯表達在他們的作品當中。(附圖一、二、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在民國八十年初為保存台灣因經濟型態轉變而迅速消失的傳統技藝與藝術,而由文建會依行政院指示在宜蘭籌建傳統藝術中心,由台大城鄉所完成全案的細部規劃,於民國八十五年開始辦理發包設計與施工,全區計包括有行政大樓、宿舍區、表演廳與戲曲傳習所、工藝傳習所、傳統工藝坊及遊客服務中心等 |
|||
附圖五,傳統藝術中心配置圖
附圖六,一期配置圖
附圖七,一期宿舍區
附圖八,一期行政大樓
附圖九、十,一期行政大樓入口門廳 |
主要建築物,還有因古蹟保存而遷建過來的黃舉人宅。(附圖四、五) 傳統V.S現代 台大城鄉的細部規劃擬定了傳統藝術中心的空間架構,同時指出「做為一個多功能、有機的文化園區」所以它必須是「一個活的社區」,它是一個真實的、生活的社區而非「樂園式虛構的佈景」(註1)。在這樣的指導原則下,設計者擷取「傳統建築」的意象,以現代性的簡潔手法運用材料與構造來傳達其不拘泥於傳統的做法,毋寧是相當順理成章的。設計者認為「傳統這個東西不是在你的建築形式或配置上,不是復原、復古而是運用材料去表達這件事情」,所以他可以避免落入一種歷史主義或鄉土式的懷舊情緒中,而他真正想表達的還是現代建築。這樣的想法恰與佛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有關「批判性的地域主義」的觀念不謀而合,佛氏批判性的地域主義的精神在於「以地方特徵中衍生出來的元素,以調整來自環球性文明的衝擊」(註2),但佛氏並不是單純的想要恢復一種不存在的鄉土形式,他說:「引用批判性地域主義這概念,我並不意謂任何特殊的式樣,當然我心中也不存有任何假設的鄉土復古形式,也沒有任何未經深思熟慮所謂自發性的草根文化」(註3)。所以佛氏主要是希望利用批判性的文化觀點可以反對霸權式的文化壟斷現象,而不是排斥現代化的貢獻。事實上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性理論最主要即站在一種否定理論體系化的必要性上,反對任何絕對的所謂「第一原理」或「最高本質」(註4),佛氏用它來平衡西方現代建築的教條與自大症。 同樣設計者在傳藝中心一期時雖採用類似三合院的配置,卻不依照傳統依循方位的做法,其圍閉的中庭更強調出一種集體生活,近乎西方修道院的氣氛(附圖六、七)。行政大樓臨園區側的入口,以類似中國城牆上城樓的做法,大型集成材構成的大木屋架象徵行政大樓的門面,可謂直接而明顯(附圖八)。不過設計上集成材的屋架與入口大廳挑高三層的木構玻璃盒子(附圖九、十),也許有一些新意(如環保的訴求),但總讓人覺得設計者的不甘寂寞。 三期傳習所設計者將現代與傳統這兩項議題結合的很好,五棟建築物(一棟行政,四棟工藝傳習所)以後側連接的方式,恰似一個張開的手掌,意含傳統技藝以手工為主或薪火相傳的味道,且以半地下的設計方式將整個建築的輪廓盡量壓低然後往水平發展,不但配合整體環境意象,兼能抵抗來自東北方向強勁的季風(附圖十 |
|||
附圖十一,三期傳習所
附圖十二,傳習所後側景觀
附圖十三,一期宿舍中庭
附圖十四,三期傳習所兩棟之間
附圖十五、十六,傳習所內部景緻
附圖十七,傳習所牆面通氣百葉 |
一、十二)。兩棟建築物之間就像手指縫,利用露天的棚子提供戶外學習與交流的場所,是不拘泥於傳統的解決辦法(附圖十四)。 構造與材料的運用 在今天若有人宣稱他要用最傳統的施工方式來蓋建築物,我想他不是鄉愿就是昧於現實,事實上歷史無法被複製或是移植,同樣空間也無法從它的環境中抽離開來。我們常講一種什麼「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設計就是去找出屬於這個空間的「味」或者說「Image」,而能幫助設計者將這種Image灌注在作品上的大概最主要還是來自「材料」的表現吧(註5)。佛氏認為現代建築常使用抽象與均質的表現就像工業產品一樣,造成「身體」與「心靈」的分離,所以他主張重建身體觸覺性的經驗,並認為「混合應用觸覺性策略和建築構成術,新建築將可使科技之外貌超越突破,一如場所形式有潛力可以對抗機器化的全球進攻一樣」(註6),佛氏提及有兩項工具,觸覺性與建築構成術。所以我們再以傳統藝術中心為例,一期工程設計者使用像磚、水泥、洗石子等這些傳統材料(附圖十三),說它是「使用地方材料表現地方風格」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但這些材料表現一種樸實、手工的感覺,都是非常富有觸覺性的意義。三期的部分還增加了像鋼製的如樓梯、格柵地板、牆面上會隨時間變化的銅瓦、木製大型遮陽、甚至牆上換氣的精緻通風百葉(附圖十五、十六、十七),都創造一種豐富的觸覺性經驗,更將設計者的Image傳達給使用者(註7)。 以構造來講,一期以最簡單的構造方式RC構架搭配大型木構屋頂,結構多不假修飾,以赤裸裸的面貌清晰表達其力學傳遞的方式,雖有其預算上的考量,但設計者主觀的意圖事實上更為明顯,甚至有些「蠻橫主義」的味道。三期因使用機能的因素,將所謂「工廠」的意象以鋼構的方式呈現出來(註8),不僅吻合使用機能上的考量且能兼顧耐震與施工快速等優點,而裸露不修飾的做法也使傳習所增添不少科技感,與傳統技藝形成一種張力,相當有趣。四個傳習工廠因為使用單位尚不明確,造成四間工廠無法反映未來使用者的特質,僅表達一些普同性的概念,是稍有遺憾但似乎是國內普遍的通病。 |
|||
附圖十八,傳習所討論室半懸在水池上方
附圖十九,傳習所討論室與上方陽台
附圖二十,傳習所討論室與外界關係
附圖二十一,傳習所二層部份以天橋彼此互相連接 |
場所的創造 佛氏主張的批判性的地域主義事實上是一種「正-反-合」的過程,首先「它必須解構它所承襲的世界文明,其次它必須經由綜合且對立的事物,使一個無力而衰靡的社會恢復活力」(註9),所以它是一種反抗當代無時間性、無歷史感的「場所」的喪失,佛氏有關「場所-形式」的觀點主要來自於海德格的影響,他主張重新找回場所的、光線的、營造的以及觸覺的感覺,而不只是純粹視覺上的感覺。但佛氏的批判性理論雖擴大了我們的視野,並給予多元文化一種正當性,卻對當代的危機無法提出解決,因為當前大都會的危機並不在「住所」而是一種「孤寂」,換言之「我們在大都會的住所是分離的、比較屬於不在場(absence)而不是在場(presence)」(註10),事實上在當代的社會中我們無法重建任何記憶與認同。 傳統藝術中心希望能創造「一個活的社區」這樣的概念,當規劃者直接面對赤裸裸的問題,像「人文生態」、「住民參與」、「活動圈」這些平時朗朗上口掛在嘴邊的名詞,這些問題突然變的非常真實,當面臨像傳藝中心這樣「無中生有」的案子,它是不是只能像一般規劃準則一樣只是喊喊口號?但是場所的生產仍舊是有可能的,只是它「不再是揭露存在於永恆性中的某些東西,而是一種事件的產生」(註11),它可能是一種當下的、一種「事件」或具有隨機性的,是一種創造驚喜之後遺留下來的記憶,代表創造人與人或人與事接觸的地點,傳統藝術中心的設計者在這個觀點做了最好的示範。像一期中庭二樓的涼亭(附圖十三),傍晚斜靠座椅納涼,討論方歇,吆喝拿壺泡茶,實體空間發揮情境的功效,環境的塑造較建築物本體的設計更為重要。三期刻意壓低的建築量體,半懸在水池上方的討論室與外界若即若離的關係(附圖十八、十九),室內以工作室的型態,似乎重現當年包浩斯的教育方式,技藝的傳承就在人與人的互動之間延續下去(附圖二十、二十一)。 結語 佛氏提倡的批判性地域主義最主要目的是想解決後現代社會的兩種極端,一種是環球式的科技面貌,以Hi-Tech的作品為代表,另一種是地域性的,所謂「補償性立面」(註12),以Post-Modern的作品為代表。這兩種都具有一種文化中心的想法,事實上是不利於文化之間的融合與發展,的確要維持一個文明的自我性格又要抵抗其他強勢文明的入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缺乏思想上的辯証態度,只會讓建築淪為消費上的商品,不是無時間性的技術表現,就是任意的仿古。在台灣像傳統藝術中心這樣的案子,讓我們似乎見到某種新的契機。 |
|||
|
|
註解與參考書目 1. 「傳統藝術中心-細部規劃報告」,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室,1995年2月 2. 「批評性地域主義-談法蘭普頓之後現代紀元建築策略及其背景思潮」,傅朝卿,建築師雜誌,P.63 3. ICA Document 4&5 “Postmodernism”,London :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1986,pp.26~29。翻譯引用同註2,P.63 4. 「新馬克思主義導引」,高宣揚,洞察出版社 1987出版,P.129 5. 「陳良全建築師訪談紀錄」時間:2001/5/15 地點: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P.4 6. 「The Anti-Aesthetic :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Foster, Hal.,Port Townsend, Washington : Bay Press, 1983,PP.16~30。翻譯引用同註2,P.70 7. 同註5,P.3 8. 同註5,P.4 9. 同註2,P.63 10. 「差異-當代建築地誌」,Ignasi de Sola-Morales著,施植明譯,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P.91 11. 同註10,P.132 12. 同註2,P.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