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國家展覽館(
Klangkorper;Sound Box)建造地點
: Expo2000東區漢諾瓦(Hannover)建造時間
:1999-2000基地環境及設計需求
Expo2000展覽館主要是展示有特定主題之建築,講求的是建造的快速性及可再組立式的建築, 整體的建築主要為木構造方式結合而成。所以不太需要考慮到周遭的環境,而是當地的氣候。在結構系統,以木頭本身承受壓力方式表現出材料的特性,而在展覽完之後本身的木料將會被裁切下來做為另一商業用品,達到這次展覽主題的想法。
圖一
圖
設計構想
設計者希望在到這邊有一個安靜的空間,到這裡面沒有太多的訊息及隨處可見的炫麗多彩,只有建築本身的材料及迷宮式的動線,表示出最原始的感知能力:視覺聽覺味覺及嗅覺…….。
表現手法
在結構上以木料堆疊方式去建構建築物,為了怕外力使建築物倒塌及木塊在放置時移位,再以彈簧受拉力方式向下往地面上受力,
在動線處理上,這巨大的建築物四面八方階可進入,採取迂迴的方式通過3個的房間。這三間房間有大中小等分。在內部空間裡,3個房間並沒保留或是故定在其中的一方,而且是開放。在房間裡有3個投射燈為展示瑞士的未來且故定時間投射出瑞士的生態環境能預設出未來瑞士著重在的焦點上。
在另一通道上,平滑且簍空的牆與字燈的擺設沒有隱避在牆版上,他們想把字的感覺表達出他們瑞士人的想法及風俗民情。設計者也希望人在Expo2000展覽館中能夠創造出安靜、反省及沉思的一個寧靜的空間,而不是一般的教條式的展示會館。
綜合評論
這次的展覽主題重點在自然方面,因此在材料和構造上為反應出設計本身的重點。自入口處因為參觀人數多,所以從四面八方都可以進入,並沒有所謂的大門。空間上重點是希望建築本身就是音樂體,藉由材料本身有良好的隔音及共鳴性特質,以及視覺上的效果,使人在空間裡能強烈能單純感受到人最基本的感覺。
參考書目
建築師雜誌 2000年五月號文/汪文奇pp.106-109
Peter Zumthor(1999)works : buildings and projects 1979-1997,Boston:Birkha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