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xton Joseph
重 要 作 品
派克斯頓 (米爾頓(Milton Bryan),1801 / 德貝郡(Derbyshire),1865)
水晶宮(Crystal Palace 1851 )London |
建築師:Paxton
Joseph (1801-1865) 建造地點:倫敦海德(London -Hyde Park)公園 建造時間:1851年 建築類型:展覽場 設計理念: 整個建築物由3,300根鑄鐵柱和2,224根鐵橫樑結成框架。鐵柱子是中空鐵管,所有鐵柱的外包尺寸完全相同,不同部位的柱子僅變化管壁的厚度,以適應不同的承載力。橫樑係平行桁架樑,長度分24英尺、48英尺和72英尺幾種。它們高度一樣,但構件斷面不同,有的採用鑄鐵,有的採用鍛鐵,以解決不同的荷載需要。在柱頭之上有鐵製聯結體,將柱頭、橫樑及上層柱子的底部聯結成一體,構造十分巧妙,既堅固又便於快速組裝。桁架式橫鐵樑在當時是先進的構件,不過,當時只能計算出每個桿件中的受力,現今,所用的桁架理論在1850年尚未形成。 表現手法: 為了鐵框架的穩定性,抵抗風荷載,外牆鐵柱和鐵樑之間安裝了斜交的拉桿。它們安裝在外牆的內側,在外面仍然隱約可見。中央半圓拱頂上也裝有這種斜拉桿。牆面除鐵構件外都是玻璃和窗櫺。玻璃只有一種規格,49X10英寸(約122.5X25厘米)。屋頂除正中的圓拱外,都是平的。所有屋面都是玻璃,玻璃天頂組成折板形,便於排水,又可增加強度。雨水順天溝注入圓形鐵柱,送進地下排水溝。
綜合評論: 185I年春天,裡面出現了一座規模龐大的鐵與玻璃的建築物,它通體晶瑩透亮。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建築,如此光潔,如此輕巧,它被人稱作°水晶宮"(Cry,talPalace),這個美麗的名字恰當地表述出這座新奇建築的特質和人們進入其中的感受。
"水晶宮"是一座展覽館,專為1851年5月1日開幕的世界工業產品大博覽會(The Great Exhibition of Works of lndus-try of All Nations)而設計建造。 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以後,各國企業界熱心舉辦各種展覽會、博覽會以促進產銷。這種博覽會、展覽會展示經濟的成就,技術藝術的發展,生產和消費的新潮,漸漸成為牡會生活中的一種盛事,它們具有歷史土宗教活動那樣的吸引力。各國政府很支持舉辦這樣的博覽會,作為振興實業,顯示財富和力量的一種方式。在近代史上,1798年巴黎第一個舉辦工業展打會。此後各國紛紛仿行,但基本上還限於一國國內的產品。1851年在海德公園舉辦的這次博覽會是第一個大規模國際性的博艾會。博覽會由英國皇家工藝協會主辦,協會主席是當時維多利亞女王的丈阿爾伯特親王。 新水晶宮於1866年發生火災,燒毀部分建築。又過了70年,即於1936年再次發生火災,建築全毀,再也沒有重建。 1851年的水晶宮在建築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如果將1851年的倫敦水晶宮同一百年後,即1951年在紐約建成的利華大廈(Lever House)加以比較,就 能感到那座已不存在的水晶宮真正是20世紀新建築的第一朵報春花。 倫敦水晶宮引起公眾對玻璃和鐵構建築的喜愛。在它之後,歐洲和美國一些城市也建造起號稱水晶宮的建築,如1853年紐約博覽會的水晶宮。很多商業建築採用鐵和玻璃的屋頂。義大利米蘭的愛麥虞埃二世商場的商店街道上覆蓋著玻璃拱頂(VhtD,EmmanudIGallery,Mhn,H65-67)既擋風雨又有充足的光線,至今仍是居民喜愛的購物中心。1876年巴黎出現第一個有鐵和玻璃屋頂的百貨公司(Magasin,duBonMarch'e,1873-76,設計人L-CBoileau,A.Moisant,G.Hffel)。這些在當時都是適應城市大量人口需要的新型商業建築型式。
|
參 考 資 料 |
BOOK- Sharp, Dennis ed. (1991)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 and Architecture, New York: Whitney Library of Design. (Page 119) WEB- http://www.hcs.ohio-state.edu/hort/history/088.html http://www.bbc.co.uk/history/historic_figures/paxton_joseph.shtml |